彼时,敷尔佳的前身华信药业与哈三联存在多年的药品代理售关系。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2016年9月开始,哈三联负责进行上述产品的独家生产,华信药业负责产品的独家销售、推广及品牌运营维护。也就是说,哈三联完全掌握着敷尔佳的生产源头,而敷尔佳只是一家营销公司。
从年报数据可知,哈三联2017年医疗器械业务的营收不足千万,仅占总营收的0.86%;
2018年,哈三联新增二类医疗器械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液以及15个化妆品品种。医疗器械业务迅猛发展,从最开始单一的医疗器械品种逐步向着多元化的医疗器械发展。2018年医疗器械营收8015万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3.69%;化妆品讹误营收1402万元,占总营收的比重0.65%。
虽然医疗器械业务规模占比不大,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显著,被认为是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2019年,哈三联的医疗器械及化妆品板块规模化发展,拥有医疗器械产品14项及23个化妆品品种。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业务的营收达到2.03亿元和1.2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9.66%和6.05%。
到2020年,哈三联的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板块的营收分别是1.73亿元和1.8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12.93%和14%,二者合计占总营收的比重近27%。特别是在医药行业营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化妆品业务接近50%的增长十分亮眼。
根据敷尔佳上市披露的相关材料,北星药业2018年-2020年的模拟收入分别为0.93亿元、3.29亿元、3.60亿元;模拟净利润分别为0.12亿元、0.79亿元、0.76亿元。
从上述情况来看,北星药业具备稳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这是一块非常有前景的业务,为何要剥离出去?哈三联给出的理由是“为拓宽医疗器械及化妆品板块的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产业资源聚合效应”。
短时间看,用北星药业100%的股权换敷尔佳5%的股权,给哈三联带来了账面上的大额投资收益,而实际上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业务的成长性。
但毋庸置疑的是,尽管哈三联涉足化妆品市场已久,却没有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上市后股价一直在下跌。经过此番操作,哈三联的医美概念更明显,也吸引了资本的追逐,在2021年上半年大幅上涨。
敷尔佳上市坎坷
那么,拥有敷尔佳5%的股权又能为哈三联带来什么呢?
敷尔佳2017年末才成立,之所以现在能够成为医美面膜的头部企业,是因为它并不是一家平地而起的公司,业务主要从华信药业继承而来。
敷尔佳目前正在进行上市申请,从招股书来看,敷尔佳的业绩增长和现金流都非常充裕。
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敷尔佳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分别为3.35亿元、9.18亿元、8.80亿元和6.79亿元。
而同时期的化妆类产品收入分别是3768万元、4.24亿元、7.05亿元和4.99亿元,且化妆类产品收入的八成以上来自面膜。
综合上述两项业务,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敷尔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3亿元、13.42亿元、15.85亿元和11.78亿元。
而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6.61亿元、6.48亿元。
对于敷尔佳来说,收购北星药业最大的意义是生产模式由代销转为自主生产,提升产研结合能力,弥补敷尔佳最受诟病的重营销、轻研发的缺点。
对于哈三联来说,失去了对化妆品业务板块的控制权,更期望在敷尔佳上市后分一杯羹。
在收购之初,2021年2月9日,敷尔佳、张立国与哈三联签署了对赌协议,若敷尔佳合格IPO前每一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利润低于7亿元,则敷尔佳和/或实际控制人应向哈三联进行补偿,也就是说,哈三联至少每年能获得0.35亿元的净利润。
到了2021年6月29日,三方对协议又进行了补充,约定的关于优先认购权、优先购买权等条款在敷尔佳就IPO向深交所递交之日起自动终止且自始无效,未能成功IPO时自动恢复生效。不过,相应责任主体不再包括敷尔佳,仅由张立国承担。此外,回购权条款、业绩承诺及补偿条款在敷尔佳就IPO向深交所递交之日,敷尔佳不再承担相关义务,但哈三联有权向张立国主张对应的权利。
但随着医美行业监管趋严,敷尔佳谋求上市的道路并不平坦。2021年1月27日,敷尔佳因财务资料问题终止IPO,不过,目前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来源:富凯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哈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