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国轩高科股票激励计划中,仅对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业绩考核,并未对其他指标作出要求。此次股票激励在10月28日以39.3元/股进行授予,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50%和70%。在2021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的营收增长率为40.4%。
国轩高科也曾在2015年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当时的业绩考核指标为2015年至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5亿元、4.7亿元、5.1亿元和5.5亿元。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9亿元、10.3亿元、8.4亿元和5.8亿元,均达到业绩考核要求。而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0.5亿元、1.5亿元和0.8亿元,相较前几年下降明显。
国轩高科2021年的股权激励计划未将净利润作为业绩考核指标,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唯一指标能否达到激励效果,有待后续关注。
第一大股东易主大众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就有大众中国入股国轩高科的传闻,直到2020年5月,国轩高科发布一系列公告坐实了该消息。公告显示,大众中国将通过股份转让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成为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
时隔一年多,2021年11月30日,大众中国完成从珠海国轩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及国轩高科实际控制人李缜受让合计约5647万股股份,持股4.41%。同时,国轩高科于12月15日向大众中国发行3.84亿股股份,发行价格19.01元/股,募集资金73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新建国轩电池年产16GWh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新建国轩材料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发行后,大众中国共持有国轩高科4.4亿股,占比26.5%,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正式由李缜实际控制的南京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变为大众中国。但李缜与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公司第一大表决权,占比18%,高于大众中国13%的表决权。
此外,“大众”系也逐渐渗透国轩高科董事会。公告显示,国轩高科董事会的9个董事席位中,将有4个留给大众中国。2021年11月26 日,国轩高科召开的董事会上正式提名大众汽车生产、产品及投资控制业务负责人Andrea Nahmer为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此前,大众中国副总裁Frank Engel已在2020年7月成为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事实上,大众中国早已参与到国轩高科的决策表决中。2020年12月,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拟以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对其进行增资。除Frank Engel对此投资投以弃权票以外,董事会其他成员投以赞成票。Frank Engel弃权的理由是暂时无法对投资前景和预期收益做出合理判断。同时,董事的弃权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要求公司说明交易目的及必要性等情况。
根据大众中国发布的《Together 2025+》战略,大众中国计划在电动化方面加速发展,到2025年将在中国交付15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增100GWh的电池容量。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看,国轩高科在2021年1月到9月的装机量为4.7GWh,占据了国内市场5.1%的份额,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装机量分别为46.8 GWh和14.7 GWh,分别占比51%和16%。
光大证券称,大众中国入股国轩高科后有望凭借客户及产品优势打开市场空间,公司将受益于大众的全球电动化布局,国轩高科的盈利能力和高端整车客户占比有望提升,但也存在“产业政策变更风险、大众与公司合作进度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等风险。
西南证券则认为,在市场动力电池业务增量巨大、下游高景气度带动需求翻倍增长的同时,国轩高科在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却不及预期,毛利率受损严重,成本管控表现不佳,预计未来期间费用率仍有下降空间。
来源:投资者网 新能源行业组 彭宝萱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国轩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