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点可能是,商场过了晚上10点基本上没太多问题,而在酒店这时候大家都回到了房间,问题也开始了。
我认为管商场的时候一边是入脑,一边是入眼,不仅脑中要有这个项目,也要实际去看一看。脑中呈现的是数据,项目的坪效、租金、收入等等;到现场看的是为什么这个位置OK,这个位置不OK,要怎么管理?
之前我在新加坡,因为疫情不能到各个项目去走。在中国,疫情控制的很好,我可以经常到项目去看看,我们这几个月走了各地的项目,青岛是最后一站,终于走完了一轮。打算再走第二遍。
观点地产新媒体:最近疫情有一些反复,您觉得疫情过后商业地产有了哪些改变?
杨钦富:整体客流还没有完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销售额大多数都超过了疫情之前。一些租户销售更好了,餐饮客单价也提升了,说明在疫情之后,大家更想吃好一点,去更好的生活。
这期间,对高奢侈品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虹桥机场PRADA等奢侈品品牌都开了,变成一个小商场了。
现在,每个商场的挑战是要找新的亮点吸引消费者。其实,国内消费者的要求挺高的,大家身边有很多商场可以去逛,对品牌和运营的要求比较高。
想把客流引过来,凭什么?隔壁的商场,可能面积比你大,为什么会回到你的商场?要把商场管理得很好,大家才会过来买单。
我们也在调整和优化对项目的管理方式,比如以前是按照区域来看,而现在我们会进一步细化管理,横向来看,把定位等具有共性的各地项目拉在一起,去做一些联动和资源共享。
观点地产新媒体:凯德给人感觉很接地气。
杨钦富:在中国要把商业做好,一定要本土化,要了解这个赛道是什么,新的玩法是什么。像大家买潮玩、潮鞋,还有体验性的消费,像室内滑雪、剧本杀,都是完全不同的玩法。你可以看到现在投资的主要风向就是“大消费”。
第二是回报率,是租金。现在大家都得承担一定的风险,以前甲方我就开个价,来就来,不来就不来,现在不可以这样,不只是保底租金,还有提成租金,有线上的扣点,加起来综合来看、整体来看。所以,我们的租金模式也在改变。
之前,我们的系统是以保底租金为主,如果保底租金低于预算,可能就无法审批通过。现在我们在系统上开发新的功能,保底租金、团队预计的销售额、扣点、租户对整个场的丰富度、能拉多少客流,综合来看。
所以,对我们而言,要一手抓回报率,一手抓创新体验,都重要。
从风险的角度看,这会有一定的风险,可是没有风险就不好玩了。我们要信任团队,如果你信任团队,就要对团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还是要到处去走走,了解一下各个项目和团队。各个区域、各个城市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有些城市爱喝喜茶,有些城市爱喝奈雪茶,有的爱喝乐乐茶,大家消费习惯都有点不一样。
观点地产新媒体:现在大家都习惯在国内消费了。
杨钦富:中国也很好玩,你一辈子都走不完中国。虽然短期内消费是内循环为主,可是你的思考还是要国际化。比如北上广深不仅是中国一线城市,在消费等很多方面跟世界是接轨的。
中国的商场比全世界的商场好玩的多,我之前在美国留学工作,美国商场概念和我们的不一样,你需要花几十分钟开车去到一个商场,有免税广场,有大的百货,停车都是在地面。在中国,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都离不开商场,很难避开商场,都是与地铁直通的。所以说商场的概念是已经和大家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
可能你现在不会在商场买油盐这些,可是会去体验消费,去健身、带小朋友参加体验课程,和朋友聚一聚,喝一杯咖啡,喝几杯奶茶,都需要。
一些品牌到新的城市肯定不是开一两家店。从我们做商场来说,会觉得某某商场是我的竞争者,以前概念里要跟他错开,现在无法避免,大家一起合作可能会更容易吸引品牌商入驻。
观点地产新媒体:北外滩来福士是3.0,未来还有4.0,5.0,对于4.0现在凯德有没有一个初步的设想,会在哪方面进行突破?
杨钦富:一方面是在还没有来福士的城市去开发新的来福士,我们在看几个重点位置,希望未来能有好消息跟大家分享。
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不要被可租赁面积所束缚,未来新的项目在规划阶段就要想好怎么做出新的概念,一些设计要提前在建设阶段就考虑进去。
以前,非租赁面积我们不去管,但未来不可以只靠可租赁面积。比如总面积中可租赁面积占了60%。而在这里面可能和隔壁商场重叠的租户将近一半;或者80%是已经定下来的业态,那剩下20%的面积里要怎么找亮点。
另外,剩下40%的非租赁面积要怎么去创新?怎么让它成为一个打卡点,怎么成为一个话题,如何吸引客流?
有些场只考虑赚钱,在非租赁面积里能少花钱就少花钱;而有些商场在这40%的面积里面会花心思,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的是人,但也有的是商场,大家为什么要来你的商场。不是为你这几个品牌,到隔壁都有,为什么要来?是靠你的非租赁面积。
所以,在未来4.0的来福士,我们从规划设计阶段就把它考虑进去。过去我们每个来福士在建设设计和外表都会投入很多精力、时间和成本,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更注重把艺术性的概念带到场内,在场内呈现出更多亮点。
观点地产新媒体:重组以后凯德有一些重心上面的变化,现在更多倾向于一些新经济上的投资。在综合体、购物中心的投入是不是会下降?
杨钦富:商业的占比会稍微下降,可是会把整个蛋糕做大。我们的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大,当然其中还是必须有商业管理。我们有团队、有专业知识、有平台,能够精细化管理。
我们也在增加新的赛道,刚刚收购了物流包,物流包要怎么去管理,明天我去北京,后天去成都,去看我们新收购的物流项目。
资管的逻辑是同样的,但运营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以太自傲认为都一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同的赛道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规矩,要去学的。我们有很强的资管平台,希望能以最低的学费去学好这些新的赛道。
其实,商业、物流和数据中心是在一个大生态里,都是围绕“大消费”的上下游,再通过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化管理,就能够形成更完整的“商业全景”。
观点地产新媒体:您到中国这半年适应吗?
杨钦富:我之前来中国工作过,对中国一直很有感情。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97年,当时还在上学,去了北京天安门,爬了长城,去了武汉、重庆,长江三峡,坐了游轮。第二次踏入中国是在12年后,09年在天津工作,发现跟我记忆中完全不一样了。
今年是21年,距09年又时隔12年,我再次来到中国工作生活。所以很巧的是,每12年我都会跟中国有一个“亲密”接触。当然在09到21年期间我也常来中国,之前我在新加坡外交部工作,所以对中国一直有感情。
市场变化特别快,我们还是得跟着市场走。2004年上海来福士是一个标杆性项目,我们现在也得向很多国内开发商、香港开发商学习,不可以骄傲。我们的新项目也学习吸收了市场上很多好的元素,接下来也必须不断学习。
社会变化太快了。以前20年一代,现在恨不得两年一代。一个商场从开建到开出来,需要五、六年,已经三代过去了。以前这么做还OK,但你现在能知道6年后的商场应该是什么样子吗?谁也不知道。这就是做商业的魅力!
来源:观点地产网 陈玲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