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未必是旧的,现代的未必是新的。”中医药的新发展必然趋势就是要用新的审美思想去审视传统审美事物的魅力,这是中医药非遗文化的传承是最有效的发展途径。近日,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北京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标志着同仁堂集团悉心保存、传承至今的传统制作技艺被赋予了更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认可,对中医药技艺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同仁堂 集团 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遗”
小到一支小曲,大到一幢宏伟的建筑,非遗文化在用各种不同的面貌,向全世界展示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丰厚传承的中医药老字号,同仁堂集团拥有一大批中药传统制剂方法和制药“绝技”,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正位列其中。
西黄丸的生产最早能够追溯到1870年,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热毒壅结所致的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
西黄丸的配方独特,用料上乘,在制药环节,西黄丸更是以其精妙、复杂的操作著称。在长时间的制药过程中,同仁堂集团逐渐形成了包括粉碎和细料套研技艺、起模子泛丸技艺、阴干选粒技艺在内的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从1870传承至今,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不仅是品质重要的保证,也蕴含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等同仁堂制药文化以及企业价值观。
同仁堂集团师徒传承,让非遗技艺永远传承
同仁堂集团下属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是同仁堂西黄丸主要生产场所,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制药技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创建首席技师工作室,实现了西黄丸制作技艺的有序传承。
目前,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宁,从工艺规程的理论知识到西黄丸制作的各个工序,从计算模子量、起模子到培面、上光等各道工序每个环节,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从而实现了精湛的西黄丸传统制作技艺薪火相传,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手筛上的一流功夫,老茧中磨出来工匠精神,正由新一代同仁堂人传承。
除了西黄丸制作技艺,其他如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以及同仁堂手工塑制蜜丸传统制作技艺等多项非遗技艺都得到了良好传承发扬。之所以能够良好、有序传承非遗技艺以及文化,离不开同仁堂集团“师带徒”的技艺传承模式。
技师们的技能技艺、工匠精神以及同仁堂文化就通过这种师徒传承方式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同仁堂集团也在不断深化“师带徒”教育,现在的首席技师工作室、师徒班等多种形式正是由“师带徒”教育演化而来。未来,同仁堂集团也将继续坚守非遗技艺的传承,让中医药非遗技艺百代传承!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