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业务难做
公开信息显示,2017-2020年熊猫乳品70%左右的营业收入都是来自浓缩乳制品,剩下的收入基本都是来自乳品贸易。乳品贸易业务主要是指公司从新西兰恒天然进口奶粉,然后在中国销售。
不过,熊猫乳品的toC的销售生意似乎并不好做。《华夏时报》记者在同样售有雀巢炼乳和熊猫牌炼乳的天猫超市发现,以350g装为例,二者的销量差异很大,前者月销量达到2000+,而后者的月销量仅为200+。
对此,李应涛分析认为:“熊猫乳品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企业。是一家制造商,并不是品牌商企业。因为它的主要业务并不是toC的,而是toB的,更多是工厂的属性。相对同行业的雀巢,优势主要在成本低廉;而在技术、质量、供应量管理、覆盖客户上并不足以和雀巢相比。而作为本土企业,熊猫乳品可以得到当地政府扶持,相对低成本地进行业务,比如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较低。但上市之后,为了合规,那它的人工成本自然就会提高。”
在toB业务方面,熊猫乳品高度依赖头部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据熊猫乳品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排名前五客户的销售额占据了全年销售额的20.66%,客户们包括为人熟知的香飘飘、联合利华等。而熊猫乳品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到年度采购总额的79.28%,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一的供应商占到了全年的61.06%。
熊猫乳品的“传统”还在公司架构上有所体现。目前,李作恭、李锡安和李学军父子三人合计持有40.37%的股份。曾经是浙江粮油的董事和副总经理的郭红担任副董事长,并持有7.71%的股份。
但近期熊猫乳品的股东持股份额将迎来变化。熊猫乳品10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公司限售股份约3026.3万股将于2021年10月18日解禁并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24.41%。就在解禁当天,熊猫乳品再发公告称,公司高管郭红及其一致行动人周炜计划减持372万股熊猫乳品的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担任公司监事的蒋贤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林文珍、陈平华、占东升、吴震宇等高管合计将减持2.125万股。
大笔限售股解禁下,熊猫乳品股价出现疲软。10月14日至19日,熊猫乳品股票连续4个交易日下挫,股价跌去12.81%。尽管10月20日股价有小幅回调,但次日再次低开低走,单日跌幅达到2.53%,收盘报于每股31.6元。10月21日,一位从事资本运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司高管的股份解禁后在短时间内减持,对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肯定会有影响的。
来源:华夏时报 见习记者 张瀚文 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熊猫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