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下称北京消协)发布近期北京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名单,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呷哺呷哺)以14家问题门店排名前三。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翻台率仅2.3倍,已较2011年腰斩。而近几年,呷哺呷哺曾出现食品安全、性价比降低、服务差等问题。
在食品安全问题背后,呷哺呷哺更是难掩翻台率下滑,其“一人一锅”模式渐失竞争力,中高端之路仍充满崎岖。
问题门店数排前三登“黑榜”
近日,北京消协根据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近期发布的食品安全问题情况通报,整理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名单,多家知名餐饮品牌上榜,其中,呷哺呷哺问题门店数量达14家,与杨国福麻辣烫并列第二,仅次于华莱士的17家。
根据此前市场监管部门的通报,呷哺呷哺问题门店存在未按要求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部分从业人员不能提供纸质版的健康证明;后厨垃圾桶没有盖等食品安全问题。
10月12日,中新经纬在呷哺呷哺微信公众号上定位北京,共搜索出312家呷哺呷哺餐厅,14家问题门店占比约4%。
在前述食品安全问题“黑榜”前五大品牌中,呷哺呷哺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呷哺呷哺与海底捞齐名,被称为港股“火锅双雄”。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呷哺呷哺餐厅数量已达1077家。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第三方平台上,也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呷哺呷哺部分门店调料台上的香菜罐子附近总有小飞虫、餐桌上蟑螂乱爬、在虾滑上发现头发等。
呷哺呷哺食品安全问题为何屡禁不止?10月12日,针对如何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等问题,中新经纬多次致电呷哺呷哺并向该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十年左右翻台率腰斩,人均消费涨77%
翻台率是餐饮企业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指餐桌重复使用率,通常情况下,翻台率高则意味着该企业能在有限的坪数及营业时间内,提高座位的流动率,从而带来营收的成倍提升。
根据当年招股书,2011年,呷哺呷哺餐厅全国翻台率为4.7倍,北京地区能达到5.0倍。彼时,呷哺呷哺共有243家门店,日均销售额为1.51万元。
然而,自2011年后,呷哺呷哺餐厅的翻台率不升反降,“老鼠门”事件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年报显示,2018年,呷哺呷哺餐厅翻台率“破3”,为2.8倍,同比下滑约15%。而到了2020年,其翻台率仅剩2.3倍,较2011年降51%。
呷哺呷哺餐厅2011-2020年翻台率变动情况。数据来源:呷哺呷哺招股书、年报
呷哺呷哺曾在年报中提到,受疫情影响,餐厅客流量有所减少,呷哺呷哺餐厅翻台率由2019年的2.6倍降至2020年前6个月的1.8倍,随后全年升至2.3倍。中新经纬注意到,2021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餐厅的翻台率仍为2.3倍,并未随着疫情缓解继续提升。
翻台率连年下滑的同时,呷哺呷哺也陷入了业绩下滑的困境。据Wind数据,2019年、2020年,呷哺呷哺净利润分别下滑37.71%、99.36%;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4992.10万元。
据公开报道,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旗下中高端品牌——凑凑,主打“火锅+茶饮”模式。2017年,呷哺集团董事长贺光启在上海宣布新战略,表示将从“快餐”转型为“轻正餐”,以“火锅+茶饮”组合来打造“火锅界中的星巴克”。呷哺呷哺门店也进行了升级。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呷哺呷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