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后两日,A股白酒板块强势反弹,贵州茅台罕见涨停。9月29日,A股多数板块悉数下跌,其中白酒板块收跌0.18%。与此同时,A股酒业流通第一股华致酒行逆势微涨2.28%。作为白酒行业的渠道商,拆分华致酒行的业务模式,其做的或是一门“卖铲人”的生意。”
茅台渠道改革的消息,吹皱了A股白酒板块的一池春水。
9月27日,A股白酒板块出现异动,早盘开市集体大涨。其中,贵州茅台拉升触及涨停,涨停价1863.4元/股,总市值高达2.34万亿。这也是2016年以来贵州茅台收获的首个涨停。贵州茅台盘中涨停之前,金种子酒、青青稞酒、古井贡酒、泸州老窖均已涨停。
招商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白酒板块经历大幅回调后估值风险已经释放,9月以来情绪压制已经边际收窄磨底期间逐步过去。当前位置,商业模式稀缺的高端白酒业绩兑现度仍然最高,估值性价比已经凸显。
在渠道改革迫近时,简单的供需关系导向客户需求,潜在的推量背景下,渠道商的未来会怎么样?
众所周知的,茅台的在资本没有关注到的另一个角落里,作为目前A股唯一一家酒业流通公司,华致酒行年内业绩涨幅已达70%。
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67.36%;实现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69.66%。
仔细拆分华致酒行的业务模式,酒业“卖铲人”的形象逐渐成型。
1
“酒类流通第一股”诞生记
十七年前的春节,吴向东约一众好友到家里吃饭。席间,吴向东特意开了一瓶好酒,挨个给朋友们满上。第一次举杯,大家发现,喝下去的酒居然是水。
“当时场面非常尴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吴向东如此讲道。
2019年,华致酒行上市的时候,吴向东重提这段往事,又补充了另一件旧闻:一次朋友搬家,吴向东和前去帮忙的朋友发现,这位朋友家里的酒大部分都是假的。
两件事情成为压在吴向东心头的石头,国内酒业流通市场乱象层出不穷之际,华致酒行应运而生。
业内一般把国内的酒类流通市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酒类产品计划供应,销售终端形式单一,以阶梯式的各级糖酒公司或国营商店为酒类产品的主流分销渠道。
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前后,酒类产品从计划供应向市场配置转变,酒类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经销商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酒类流通市场进入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以汾酒为例的酒厂们开始凭借经销商打开局面。
问题也随之出现。经销商的队伍愈加扩大,良莠不齐的经销商质量、复杂臃肿的经销商体系成为酒类流通市场的弊病。
2005 年至 2012 年,酒类流通市场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酒类渠道逐步扁平化,并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特征。华致酒行正是诞生于这一节点,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公司。
2005年,第一家华致酒行在吴向东的老家醴陵开业。创立初期,吴向东定下了基调:只卖真酒,绝不卖一瓶假酒。
“产品保真”,这在贴牌、套牌甚至假酒盛行的酒业流通圈子里无异于一个金字招牌。到2010年,5年时间,华致酒行开设了近300家门店。“当时我们的估值就高达60亿元,相当于现在的独角兽企业。”
2011年,华致酒行成功引进了新天域、KKR以及中信产业基金的关联方CV Wine等三大强势机构合计12亿元的巨额投资,开始推进首次IPO进程。彼时,整个酒行业对华致酒行的IPO给予了高度关注。
然而这场近乎牵动着整个酒行业的IPO却折戟了。在后续复盘时,有媒体指出,来自PE界和投行业认为,华致酒行存在三大“硬伤”。
其一,是华致酒行的建立,以及其连锁模式的推行,都过分依赖于五粮液这个大客户,独立性过于欠缺。此前的几年间,借助五粮液的品牌背书,吴向东曾依靠金六福品牌的成功在白酒业异军突起。
其二,是企业的完整性不足,华致酒行的大股东在体外还控制着14家酒厂,其中存在着较大的关联交易隐忧和同业竞争隐患。
至于第三点,则是华致酒行的高管团队并不稳定。
首次IPO以失利告终,华致酒行进入漫长的调整期。7年后,华致酒行再次提起IPO,这一次,华致酒行有了更充足的准备。
截至2018年年中,华致酒行经销网络覆盖151家连锁酒行、595家华致酒库、3000多家零售网点、20多家KA商超、100多家终端供应商。次年1月,华致酒行过会,成为“酒类流通第一股”。
2
“茅五”经销商”
时至今日,华致酒行仍是A股唯一的酒水流通企业。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致酒行实现营业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67.36%;实现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69.6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71.70%。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华致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