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罚背后,涉及110多万家终端网点
具体来看,公牛集团违反反垄断中两则分别为: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规定,构成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行为。
据了解,此前有经销商反映,若不按规定价格卖货,就会面临公牛集团的调查或罚款。
另外根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根据群众举报和市场监管总局交办,2021年4月3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涉嫌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经查,公牛集团自2014年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在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销售渠道与交易相对人(经销商)达成并实施固定和限定价格的垄断协议,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涉案商品包括:公牛集团生产、销售以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为核心的民用电工产品,注册商标为“BULL公牛”,主要包括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广泛用于家庭、办公等用电场合。公牛集团对上述产品均实行价格管控。
案件涉及地域范围包括:公牛集团在民用电工领域内推行线下“配送访销”的销售方式,已建立覆盖全国城乡、110多万家终端网点的线下销售网络和专业的线上销售渠道。因此,公牛集团固定和限定价格垄断行为涉及的地域范围为全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公牛集团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并授权经销商在线上平台开店销售;当事人的经销商3000家左右,均为一级经销商。线下渠道主要是五金渠道和装饰渠道,线上渠道包含京东、天猫等平台。2014年至2020年间,当事人制定含有固定产品转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内容的《市场运营规范》《经销商管理规则》《线上市场管理规范》《承诺书》等文件,并通过发布价格政策、与经销商签订经销合同、承诺书等方式,实现对产品价格的管控。
此外,公牛集团通过固定和限定价格的行为在线上和线下经销商均得到了实际执行,当事人还通过强化考核监督、委托中介机构维价、惩罚经销商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固定和限定价格协议的实施。
例如,关于自行监督。公牛集团通过组建市场督查部,常态化监管产品终端零售价格水平。市场督查部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办事处,明察暗访市场价格,一旦发现经销商窜货、低于最低价格销售等问题,即予以惩处,并接收经销商之间的举报,派出督查员实地稽核,核实后进行处理。
对此,一位律师向记者表示,在产品销售环节,生产方与销售方容易形成这种垄断关系,上游生产方对销售方通过协议等对下游销售方进行限定最低销售价格,比如,要求销售方最低卖多少钱。但是正常商品的价格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如果限制经销商的销售最低价,相当于把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因此违反了反垄断法。
对于对经销商进行实施固定和限定价格的事实,2021年9月27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公牛集团向本机关书面告知放弃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
截至9月28日收盘,公牛集团股价报162.60元/股,今日跌幅为0.85%,总市值为978亿元。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公牛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