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自助餐,人均400元,却吃了个寂寞?!
近日一条Vlog视频在视频网站“出圈”,博主在品尝完星巴克自助餐后连连吐槽:自助不能自己拿餐、冰淇淋到离开时都没有送上、6人份主食只是1-2人的量、唯一的肉品还是超市就可以买到的冷盘……
视频内容引发共鸣,但争议也随之出现:
有疑似星巴克员工人开始“教育”博主,称不懂文化就不要来吃。
更有大V线上力挺星巴克文化,表示“不清楚文化背景瞎点评的消费者”、“装逼的屌丝消费者承受能力只有99块钱”等,此话一出,引得网友一片骂战。
一个高赞的评论却直指要害:都什么年代了,喝星巴克竟然还有这样的优越感?
火冒三丈的自助餐
近日,美食博主毛毛与其团队6人来到“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店”探店。据其Vlog透露,此次用餐时间被限制在两小时。
按照该工坊官方公众号披露的消息,毛毛团队所选的是398元单人微醺套餐,可以“不限量享用”各色餐饮。
但令毛毛团队疑惑的是,所谓的“不限量享用”并非自主餐,而是服务员上菜;6人份的主食面包严重“缩水”;人气较高的冰淇淋,直到结束都未送上,且中间催过3次……
视频还透露,因为需要拍摄,服务员特意拿了个大盘子,而真实情况却是小盘子,上面只有一片肉。“这个自助餐太辛苦了”、“给我退钱”、“等餐时间特别久”类似评论频频出现在视频中。
该视频播出不久,便引发了一阵风波。
先是疑似星巴克员工的账号私信博主,宣扬了一番“星巴克文化论”。
此后又有拥护星巴克文化的大V在微博发文力挺,该文用侮辱性语言形容博主“那张还没整好的脸,也勉强忍住那个惨不忍睹的嗓音”,并且称不了解星巴克咖啡和烘焙文化的消费者是“装逼的屌丝,消费承受能力只有99块钱”。
事情持续发酵后,也有网友称,“不限量享用”的宣传用语,极易让消费者将之与大众自助餐作比较。而且限时两个小时,即时对于饮品爱好者,这也是性价比不高的选择。有人直言:“即使只是来喝酒,2个小时也不够,吃相会很难看。”
喝星巴克就高人一等?
作为一个在美国本土定位如国内沙县小吃的连锁店,星巴克如此硬核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在知乎上,关于“为什么喝星巴克的人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为什么喝星巴克或者买星巴克的周边,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等提问仍然不断。
“第一次去星巴克如何装的像老手”、“如何在星巴克点餐不尴尬”等攻略也在网上流传。星巴克有着默认的规矩,比如“中杯”要叫做“Tall”,卡布奇诺的发音要按英文……
星巴克员工服务,也以“我们并不是员工,是伙伴”长期被诟病,关于“星巴克员工为什么透露出一种优越感”的消费者体验,屡见不鲜。
“在深圳某广场星巴克,喝点东西。听到旁边两个女员工在聊天,她们说,有些人真的很讨厌的,根本没喝过,也不会点东西,挺low的。星巴克是高档餐厅,没有钱的、还有一些穷学生就不要来了,还有的点了一小杯咖啡,就拍了几百张照片,真的丢死人了……这样的地方我绝不会再来第二次。”一位消费者在脉脉上公开吐槽。
实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咖啡、巧克力、红酒等,都被看作是“舶来品”。与一般小众消费品不同,这三类消费品都属于非必需品之外的“享乐型”消费品,也代表一定程度的“氛围”享受。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