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企业研发投入较低是通病。不过曾经的中成药龙头云南白药(000538.SZ)抓住机遇进行了义无反顾的转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牙膏企业,并在面膜等护肤产品方面拥有不俗的实力。云南白药可能是中成药企业转型最成功的一个,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如此好的运气。
而研发投入匮乏的最终结果,是在未来的创新药竞争过程中不断败下阵来。
其他应付款里的故事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公司计入销售费用的同时,并没有将所有市场推广费支付,而是临时计入了其他应付款科目。
很多药企的其他应付款里,都有大量的欠给经销商、医院等渠道的推广费。太极集团的其他应付款中,尚未支付出去的销售费用达到了5.49亿元。
除此之外,其他应付款显示,公司的连锁药店板块,通过收取其他医药厂家的押金和保证金,圈了5亿多元,也被纳入公司的流动资金统筹使用。
需要留意的是,公司其他应付款中有5.69亿元的往来款。
公司未在财报中对这部分款项做更多的披露,但对比其他应收款中列示的往来款,大致可以推测,均为关联方或合作方的资金往来。
从公司在财报中披露的担保情况看,为其他医药连锁企业的担保非常多,总担保金额高达37亿元。医药连锁之间互相担保非常常见,形成一个庞大的资金互助联盟。这种抱团取暖的行为,和房地产企业有点类似。
其中一部分企业通过担保获取贷款后,资金状况稍好的,不那么急用钱的,会将部分资金以“往来款”的形式借给其他企业周转。
可见太极集团的资金状况不算乐观,现金流情况比较差。
零售业态带来资金链过度紧张
按照营收比例,太极集团有大半业务是医药连锁,这个行业有个共同的特点:特别占压资金。
公司账面存货超过24.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高达120天。粗算的话,剔除掉制药业务,公司连锁药店的存货周转天数大约半年以上。
基于我们对药店的常规理解,很多药品很难短时间卖掉,存货对资金的占压比较大,公司不得不靠借钱维持正常的经营和周转。
各种长短期借款超过40亿元,半年利息支出更是达到了8100万元。按照这个进度推算,全年利息费用很可能突破2亿元,远出公司的净利润,在资金链的重负下,沦为银行的“打工仔”。
在公司缺钱的同时,大股东似乎也并不太好过。iFind显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在2020年底质押了约50%的股份。企查查显示,该大股东有多起正在进行的官司。
一般来说,股权质押比例超过30%,就要对大股东的资金状况保持警惕。如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60%,要么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要么很可能是资金链快转不动了。
50%左右是一个较为危险的临界点,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关于资金层面的运作都需要留意。
太极集团是一家非常特殊的医药企业,同时占据两个细分领域,一是中药,二是医药连锁。中药方面,研发投入比较少,主要依赖巨额的营销费,传统几款中成药打天下。医药连锁方面,公司的资金链非常紧张,而这个领域的毛利率只有10%左右,真正赚的钱还不如利息支出高,属于“赔钱赚吆喝”的业务。
公司为什么要去做不赚钱的业务呢?恐怕是要做大销售额,继而做大公司市值,通过资本市场来牟利(如股权质押、减持等操作)才是真正的目的。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特约作者 诗与星空/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太极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