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来看,捞王增长较为保守。在扩张方面,2017年到2020年,呷哺呷哺门店总数从759家升至1061家。海底捞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净增299家店面。
营收方面同样如此,2018年至2020年分别营收8.71亿元、10.95亿元、11.2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8.90%。海底捞2018年、2019年的营收增速均超50%,呷哺呷哺同期增速接近30%。
但捞王在毛利方面有相对优势。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捞王毛利率为65.6%、65.1%、63.1%、63.8%。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毛利率为57.7%,呷哺呷哺毛利率62.75%。
其毛利率高与人均消费分不开。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捞王的餐厅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20.3元、123.7元和128.1元,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为123.9元,较2020年同期的130.1元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同期内海底捞的107.3元和呷哺呷哺的62.2元。
翻台率超呷哺呷哺
作为连锁餐厅,其高增长是资本最为期许的,门店数、客单价、翻台率共同构成了火锅连锁店的增长引擎,同时这三者也容易相互掣肘。
以海底捞为例,公司的客单价变化不大,2021年上半年的顾客人均消费为107.3元,2020同期为112.8元,2019年顾客人均消费为105.2元。
翻台率和门店数是海底捞一直努力的方向,新开门店显然是最直接的。海底捞创始人此前张勇称,“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我还会扩张……稳定下来就再冲锋,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
海底捞也曾将翻台率做到了5以上,但张勇此前透露,当海底捞翻台率达到5以上的时候,消费者要等1个小时,影响消费者体验。后来公司摸索觉得降低翻台率到4.5比较合适。
捞王的翻台率一直较海底捞要低,但2021年的数据要高于呷哺呷哺。巅峰时期的呷哺呷哺,部分门店翻台率高达7次/天。但总体来看,呷哺呷哺主品牌翻台率从2018年的2.8次/天降至2020年的1.8次/天,子品牌凑凑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4.1次/天下滑至去年的2.9次/天。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捞王翻台率分别为3.1(次/天)、3.0(次/天)、2.5(次/天),2021年上半年为2.4(次/天)。惠誉称,海底捞翻台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新餐厅的稀释,新餐厅往往在上升期的翻台率较低,并蚕食现有餐厅。
据捞王招股说明书,捞王已在华东市场外的其它城市开设捞王锅物料理门店19家,覆盖北京、深圳、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地。上述新开门店大多数都能够在开业1至2个月之内达到盈亏平衡,一般平均现金投资回报期为13个月。这颇为投资者提振信心。
来源:北京时间财经 陈世爱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捞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