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爱尔眼科的医疗事故,远不止最近这几项。
2017年,武汉爱尔眼科在一次人工晶体安装手术中出现不当操作,导致患者左眼出血后失明;2018年,葫芦岛爱尔眼科的一起医疗事故导致患者视网膜脱落,左眼失明。


除此之外,爱尔眼科被指责存在大量为提高客单价、增加盈利而进行过度医疗的行为。
然而,从其历史走势来看,这几次医疗事故都未对爱尔眼科的股价造成毁灭性打击,反而给了投资者更多的布局机会。其实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看,这很好理解:
首先,医疗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爱尔眼科这种连锁集团来说,旗下的任何一家医院出事,最终挨砸的都是“爱尔眼科”的招牌。
而全国冠以“爱尔眼科”之名的医院共有数百家,就算事故率不高,庞大的医院总量也会拉高事故数量,从而引起更严重的担忧。除非出现类似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的普遍性、制度性问题,否则偶发的医疗事故并不会对爱尔眼科的基本面产生严重影响。
同样,爱尔眼科在民营眼科行业一家独大的现状,也构成了它的竞争优势。在民营眼科医院中,爱尔眼科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许多患者或许不会选择民营医院,但选择民营医院的患者大概率会选爱尔眼科。
除此之外,爱尔眼科的人才优势不可小觑;据统计,爱尔眼科已将全国约12%的眼科医生收入囊中,眼科医生们在爱尔眼科能赚到的钱是其他医院的1.5倍左右;再加上“合伙人制度”的加持,爱尔眼科对医生可谓是慷慨出手,很容易吸引优质人才。
对人才和技术的尊重,结果就是爱尔眼科的科研能力稳居前列,其理论成果和临床成果都十分丰硕,有部分爱尔眼科医院甚至被医学高等院校认定为教学医院,其技术护城河正在越来越深。
综上所述,爱尔眼科在民营眼科医院中,依然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增长态势也未见衰弱。只要爱尔眼科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存在,行业优势地位没有被打破,那么医疗事故的发生就不会对公司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结语
尽管如此,几起医疗事件依然反映了许多问题。爱尔眼科各医院的盈利指标、“合伙人制度”对新医院利润的要求等一系列制度,对追求利润的资本和投资者来说无疑是负责的。
然而,民营医院不仅要对投资者负责,更应该对患者和社会负责。医疗行业不只是公共事业,也有着很强的服务属性,只有维护好患者的利益,才能行稳致远,为患者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证券之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爱尔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