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投资人、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向懂酒谛表示,西凤酒长期以来生产、营销较为混乱。同为西凤品牌,口感相差悬殊,消费者很难搞清其中门道,品牌影响力由此大为削弱。
OEM的“后遗症”
而这,正是OEM惹的祸。
西凤酒曾因独树一帜的“凤香型”而备受好评。所谓“凤香型”,清而不淡,浓而不酽,清澈透明,醇香秀雅,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但这样独特的西凤酒,却难以走出陕西。
为了业绩,也为给机构投资者交待,只能拖出“巧技”。结果?可想而知。
先是口味不同意,又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缺乏自主经营的高端品牌,同时过度依赖经销商包销,西凤酒顽疾缠身。
据了解,西凤酒销量较好的品牌均为第三方公司运营的“贴牌酒”,而西凤酒厂只负责生产。这种由经销商负责开发品牌的方式,西凤曾被业内调侃为“搬箱子的”。
意识到问题的西凤酒,曾在2007年推出“中国红•红西凤”,计划改走高端路线。但就在2008年,西风酒业却将红西凤承包买断,将高端品牌也变成了贴牌酒。
最猖獗的时候,西凤酒的条码数多达2000多个,而一个条码就是一个型号的酒。《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曾撰文称:“旗下连自己都数不清的子孙品牌、成规模的从靠外购基酒, 不断地消解西凤这个好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对此,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懂酒谛表示,OEM反映出市场对产品和品牌的认可,也是迅速扩大市场的有效手段。五粮液的迅速崛起,茅台市场的扩大,OEM功不可没,但OEM属于外部合伙人。在整个体系中,这些合伙人有组织无纪律,企业总部往往无法统一指挥,甚至还会出现内部竞争和战略排斥的局面,在企业进一步发展时,OEM能短期帮助企业做大,但长期却不利于做强。
据悉,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历史上都出现先用OEM占领市场,再逐步清退OEM产品的阶段。当然,也有利益受损者指企业方面是“过河拆桥”。
王赤坤表示,任何一个白酒品牌的兴起,均需要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酒企和所在地政府,自身产品和外部市场环境等紧密配合。此外,白酒行业已处在成熟期,饱和并有过剩现象出现,大批企业在有限的存量市场厮杀,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王称,西凤酒是市场追赶者,要想快速崛起,便需要有竞争对手的倒下,且需要自身各方面都过硬。另一方面,单纯的市场行为已很难快速扩充,只有通过市场并购方式,囊括小微酒企,先用资本股权扩大市场,再用品牌填补占领,最后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令核心产品站稳脚跟。
几经波折后,2019年8月,西凤酒的百亿复兴大计——“红西凤”正式回归。西凤集团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向行业宣告:“今后西凤酒高端产品、形象产品只有一种,那就是中国红·红西凤。”
“红西凤”的确不负众望。数据显示,2020年1—6月,西凤酒营销管理公司销售业绩与去年同比上升93%,电商公司与去年同比上升211%。从二季度开始,西凤酒销售逆势高增长,其中5月自主运营综合产品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56%。
2020年底,西凤酒再次确定上市时间表,老陕一直给予厚望的西凤酒能不能打破“水逆”魔咒,走出陕西,市场正拭目以待。(来源:华夏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西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