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全球电子巨头松下计划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供应链软件公司Blue Yonder(前JDA),通过对供应链的增强来提升其产品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如果该计划成行,或将是松下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并购交易,也将是全球供应链软件行业历史上顶级规模的并购。无独有偶,2020年12月,软件公司Coupa宣布拟以15亿美元收购供应链规划公司LLamasoft。为什么企业巨头频频入局,如此看好供应链软件市场?
全球市场增速迅猛,供应链数字化大势所趋
纵观国际市场,供应链软件市场的巨大潜力已初现端倪:据valuates.com报告,2019年全球供应链软件市场规模约为158.5亿美元,并且预计每年将以约10%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374.1亿美元。报告显示,这种指数级增长离不开集成新兴的数字业务创新,如智能算法、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技术。
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与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对风险事件的抵御能力上。为了恢复全球经济,企业需要实现供应链在本土自治,从而增强企业供应链抗干扰能力。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供应链依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消费者需求的过分个性化,库存压力、劳动力短缺、销售乏力和运营效率低下等等。企业需要重构“人、货、场”,并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获得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产品的预测需求和交付期、路径规划、生产排程和仓储选址等等。据相关数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数字化供应链的应用,将可使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销售精准度提高50%、库存减少75%。由此可见,供应链数字化实乃大势所趋,是全球企业角逐的焦点。
师夷长技,中国供应链市场后发制人
反观中国供应链市场,中国互联网电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中国供应链软件市场的腾飞。新零售场景下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能力要远远优于国外。而在商品和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方面,中国的零售科技发展也非常迅速:不管是针对前台的销售计划、品类组合管理、定价和促销优化、需求预测与库存优化,还是针对后台的供应链管理、路径规划与物流运输,都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
与国外情况类似,我国企业也同样面对供应链转型优化的迫切需求:在中国,不论是具有先发优势的零售与快消行业,还是后发制人的工业制造行业,都迫切需要从预测到销售再到生产的全链条优化升级,但之前中国缺少类似的供应链服务商,因此只能被迫选择价格高昂且“水土不服”的欧美品牌。
此外,数字化供应链的搭建,并不是将各种新技术手段的简单叠加,重点是需要管理层转变思维方式,从传统“救火队员”的方式转变到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上来,打破以往供应链各环节的壁垒,变成供应链全场景、全流程协同管理,让数据全链条流动,实现业务闭环。
本土品牌锋芒初现,打造属于中国的供应链软件
而实际上,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国在供应链领域的本土服务商已经锋芒初现。以人工智能决策技术起家的杉数科技为例,其依托在大规模优化求解和复杂决策的领先能力,已成功服务零售与快消、物流、电商、工业制造等行业的近百家企业,已在小米、京东、顺丰、德邦、永辉、百威英博、嘉士伯以及好丽友等在内的诸多标杆客户中落地了数字化供应链升级能力。
杉数科技智能决策方案平台为自主研发,包含收益管理、库存优化、生产计划、网络优化、运输优化与智能选址等一系列行业智能决策方案,已具备很强的解决供应链端的多样化管理难题。该企业为某国内知名快消品牌打造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供应链计划效能,实现业务在全渠道的实时、无缝对接,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10%,库存周转率提高7%,缺货率降低了5%,运输成本降低10%。
从产品到服务,再到客户的收益,不难看出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运营降本增效,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营收和利润。同时,也印证了以杉数科技为代表的本土智能决策服务商在整体技术和服务能力已经比肩欧美品牌。而此次松下计划收购Blue Yonder的举动告诉我们,未来企业如何保持长久的快速发展,如何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供应链升级转型成为重要一环。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