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空间逐渐收窄
上游议价能力弱,下游客户对价格敏感,市场竞争过程中降价是趋势。
一般来讲,一种产品的利润空间与所处产业链位置关系密切。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越强,产品的利润空间就越大,这不是个别企业独有的特点,而是产业链某个环节上所有企业的通性。
角膜塑形镜的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是产品用户(经销模式下下游是经销商,也就是公司客户),在此过程中欧普康视等企业提供个性化生产。
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非常严格,而角膜塑形镜采用的是高透氧性原材料,国内由于硬性角膜接触镜行业发展较晚,相关原材料都是依赖进口。
欧普康视十几年来一直使用美国博士伦供应的原材料,2017年博士伦一家供应占到80%以上,为了降低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公司近几年开始采购其他供应商原材料,但是2019年第一大供应商占比依然在60%以上。
也就是说,公司对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比较敏感,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比较弱的。而对于下游消费者来讲,其对产品价格非常敏感。据公开资料,进口角膜塑形镜单价在1万/副-1.5万元/副之间,国产一般单价在5000元/副-10000元/副之间。
相对我国年均家庭收入来讲,目前角膜塑形镜的单价并不便宜,加上目前行业竞争加剧,渗透率处于扩大阶段,产品持续涨价的动力不足。结合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来看,未来国内角膜塑形镜的利润空间将会被压缩。
除了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加剧带来毛利率下滑,未来预防近视的新型技术出现同样会给行业带来威胁。目前眼视光学界比较认可有效减缓近视加深的方法有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软性多焦点接触镜等,低浓度阿托品和软性多焦点接触镜等更为先进的竞品未来获批或将给角膜塑形镜行业带来冲击。
来源:英才杂志 姚利磊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欧普康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