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这家公司,上市的时候被热捧过,我自己那个时候也是非常看好它的,但最终却是一地鸡毛。
今年疫情之下,周黑鸭反而大涨了40%,尤其是3月的底部算上来,都翻倍了。但相比绝味,周黑鸭依然差强人意,绝味今年大涨了64%,并且是新高又新高,不同于周黑鸭的底部反弹。
当前周黑鸭市值182亿港币,绝味462亿人民币,看上去,周黑鸭的空间是有的。
那周黑鸭这波强劲的反弹,到底是追赶绝味的开始,还是仅是反弹?
01
周黑鸭这波强劲反弹,个人看来,主要原因是市场对公司推行加盟模式的期待。
周黑鸭去年11月提出要搞加盟模式,当时涨了一波,碰上疫情,跌下来。但当疫情的恐慌情绪散去后,市场还是回到主逻辑链上,即加盟模式给公司注入增长点。
今年之前,周黑鸭线下门店全部走直营模式,与绝味形成鲜明对比。
上市的时候,许多人看好周黑鸭,也是看好其直营模式,能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但这真的是个误会,直营其实并不会在这些点上带来更多加分项。
首先是产品质量上,只要公司控制得力,无论直营还是加盟,都可以控制好产品质量。我们放眼全球看,星巴克做直营,麦当劳做加盟,产品质量问题上谁也没有比谁更多麻烦。
其次是所谓的消费者体验,消费者去周黑鸭想体验的只是产品,而不是服务。产品的标准化上,直营和加盟基本上能做到无差别,因为都是由总公司配送,遵循一定的流程规范。
直营不会带来明显加分项,而从周黑鸭这几年经营来看,却存在明显的减分项,那就是抑制规模优势的发挥。因为直营相比加盟,不仅需要更多的资本开支,公司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选地址。因而直营模式扩张速度慢,规模效益短期比较难出来。
这尤其体现在工厂这种重投入的摊销上。周黑鸭主要生产锁鲜装且产品定位高端,工厂生产线全程自动化,从原材料的加工、分拆、封装等过程都由机器来完成。由于部分工序机器比较复杂,需要直接向海外的厂商订购,周黑鸭工厂的成本比同行高得多。但终端规模并没有出来,导致摊销费用高。
拿周黑鸭与绝味作对比,很明显看到,周黑鸭终端点已经大大落后于绝味了。
虽然绝味单店的创利能力不如周黑鸭,但架不住开店速度快,最终2018年的时候,绝味的净利润也赶超了周黑鸭。
那现在周黑鸭转向加盟,凭借其优秀的品牌力,是不是爆发式的增长即将在路上呢?
02
答案是未见得,因为抑制周黑鸭终端扩张的原因不仅仅是直营模式,甚至可以说直营在这个里面扮演的角色非常小。
我们再回到周黑鸭与绝味的门店对比图来看,这是10倍的差距。这显然不是直营一个原因能解释得了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周黑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