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之后蒙牛增速有所放缓,伊利发力渠道和品牌建设,期间复合增速为15.29%,高出蒙牛的12.39%,逐渐追平业绩。至2010年,二者收入分别为302.65亿元和296.6亿元,净利润为11.84亿元和7.77亿元,蒙牛略有优势。
图源:东方财富研究报告
在此期间于2009年,牛根生为解决战略困境,以港币每股17.6元的价格出让20.03%股权,引入中粮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获得投资61亿港币,蒙牛从此不再姓“牛”。
据当时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称,“乳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点进入乳制品行业的良好契机,有助于中粮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做大食品品牌,实现价值链前移并带来更大成长空间。”一席话之内,似已为蒙牛的未来做了注脚,就是要做大,而中粮一向擅长资本运作。
2011年之后,随着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蒙牛完全进入“中粮时代”,但随之而来的管理层频繁变动,影响了蒙牛经营和业绩的稳定。
2011年,伊利以374.5亿元营收成功反超蒙牛,重回行业第一,并一直维持着营收正向增长。蒙牛则在2012年和2015年出现了营收负增长。
2011-2019 年,蒙牛、伊利的营收复合增速分别为9.81% 、11.62%,截至2019年,蒙牛营收落后伊利约110亿元,净利润约为伊利的60%。2020上半年,蒙牛净利润大幅下滑42%。
值得注意的是,和伊利较多倚重内生增长不同,收并购是中粮掌舵下的蒙牛近些年做大营收的利器。
在成为中粮系一员后的第二年,2010年11月,蒙牛以4.692亿的价格收购君乐宝51%股权,扩充了其自身的酸奶产业;2013年,为弥补奶粉领域的不足,蒙牛要约收购潮汕奶企雅士利全部股份,交易价124亿港元;为强化对上游原奶的控制力,蒙牛先后于2013年和2017年两次增持现代牧业,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2017年底,蒙牛PK掉伊利,将连续巨亏的有机奶原奶企业中国圣牧收入囊中,代价为3.03亿元人民币。
2019年开始,蒙牛把并购的目光放到了海外。2019年9月,蒙牛宣布以14.6亿澳元收购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制造商贝拉米;11月,蒙牛公告称拟以6亿澳元现金对价收购乳企LDD的100%股份,该交易后来被终止。
从业务布局的角度来说,收购确实是一条捷径,让蒙牛在短时间内丰富产品线,扩大了市场份额;从业绩角度来说,收购给蒙牛带来的实在效应就是体量的壮大,但在盈利能上,就无法一概而论了,水土不服也是常有的事儿,比如2016年,受雅士利和现代牧业拖累,蒙牛当年净亏损7.51亿元。
/ 03 /
蒙牛未来还牛吗?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通常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看蒙牛未来牛不牛,亦取决于蒙牛能不能补齐短板。
不久前召开的进博会上,蒙牛总裁卢敏放曾对国内奶粉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国内乳企的研发资金投入整体依旧单薄,而在营销广告的加持下,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接受度也会逐渐发展起来。不过,这种简单、粗暴或者说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打法,在未来将不会长久的。”
而研发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体现在对产品的创新上。纵观蒙牛这几年,新产品乏善可陈,除了2005年推出的高端牛奶品牌“特仑苏”和2013年推出的高端酸奶品牌“纯甄”外,似乎再未打造出爆款产品。产品创新的滞后,不仅让蒙牛错过了顺势扩大战果的机会,也没有赶上新一轮消费升级。
相对而言,伊利的产品结构则更加多元,迭代速度也更快,旗下的“金典” “安慕希” “畅意100%” “畅轻” “味可滋” “甄稀”等组成了高端品类矩阵,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蒙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奶粉一向是蒙牛的阿喀琉斯之踵,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乳业双雄在液态奶和冷饮领域势均力敌,但是在奶粉领域,蒙牛却迟迟追不上伊利。
起初,外购来的雅士利“南橘北枳”,以及中粮系蒙牛团队与潮汕系雅士利原团队整合中的人事纷争,业绩全然不给力。其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收入减少8.6%至35.54亿元,净利润减少23.97%至3.33亿元;2015年继续下滑,营业收入再减少22.3%至27.62亿元,净利1.18亿元,大幅下滑64.5%;2016年依然没有止损迹象,收入缩水为22.03亿元,净亏损3.2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雅士利的颓势,不仅拖慢了蒙牛攻伐奶粉市场的脚步,也让其失去了与伊利一争天下的最佳时机。之后雅士利虽然通过压缩成本的方式,成功扭亏,但整合考验仍在继续中。2020年上半年雅士利营收16.45亿元,同比下滑5.86%。
相比雅士利,同样是买来的君乐宝就好很多,2019年成功在国产奶粉市场搏得一席之地,为蒙牛贡献了44.58亿元营收,较2018年增长48.3%。
不过,目前君乐宝已出表,蒙牛仰仗的只剩下雅士利和今年上半年才获得中文标识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许可的贝拉米了,随着飞鹤、君乐宝、合生元等更多本土品牌崛起,留给蒙牛的时间不多了。
相比伊利,蒙牛还有一个大的不同,那就是管理层更替频繁。
图源:东方财富研究报告
2005年起,伊利一直在潘刚的领导下稳步前行,经历过三聚氰胺惨案,也有过业绩低潮期,但总的来说,公司战略导向明确,经营风格较为稳健。
蒙牛共出现过四任管理者。1999 年,牛根生离开伊利创建蒙牛;2006年,牛根生辞去总裁职务,由生产部部长及液体奶公司总经理杨文俊接任;2012年,随着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进行高层调整,总裁一职由曾任中粮地产副总经理、中粮集团(西南)大区总经理的职业经理人孙伊萍接任;2016 年,孙伊萍请辞,曾任达能早期生命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达能系高管卢敏放出任蒙牛总裁。
一般来说,稳定的核心团队意味着策略和战略的可持续性,蒙牛管理层频繁变动,并且来自不同的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蒙牛的发展。比如中粮系接手后,公司战略强调国际化、数字化,收购雅士利和现代牧业,启动“可追溯+”战略,推出二维码可追溯牛奶系统等;2016 年达能系接棒后,又转向市场拓展,拆分四大业务部,改进渠道模式。
从股权结构来看,伊利股权较为分散,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截止至 2020 年6月30日,伊利前十大股东中,潘刚、赵成霞、刘春海均为公司董事,胡利平曾任公司董事,四人合计持股比例为 9.07%,公司与管理层核心利益深度绑定,有助于留住核心人才,促进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长期目标,也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以信心。
和伊利的分散性股权结构相反,蒙牛股权主要集中在中粮集团、丹麦 Arla Foods 和法国达能三大战略股东手中,三者分别通过间接方式持有公司 16.24%、5.31%、9.85%的股份。
图源:东方财富研究报告
其中,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粮集团主要扮演着财务管理者的角色,具体到经营层则放手给了总裁卢敏放。但目前来看,蒙牛仅卢敏放一人持有公司0.29%的股份,激励程度较低。
来源:节点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蒙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