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录得营收分别为31.76亿元、34.67亿元、35.82亿元、17.5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0.64%、9.19%、3.30%、-4.45%;对应上述各期,其归母净利润录得3.29亿元、4.04亿元、6.57亿元、2.46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82.03%、22.62%、62.61%、3.06%。显然,近年来,重庆啤酒营收增速时正时负,出现不稳定状态;归母净利润增速虽为正值,但浮动区间过大。
《投资时报》研究员留意到,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重庆啤酒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77%、56.99%、67.52%;流动比率分别为0.85、1.14、0.97,其速动比率为0.66、0.90和0.76。显然,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历年均在60%上下浮动,或有一定偿债压力。
另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6月30日,重庆啤酒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3.92、57.17和21.91;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29、5.96和2.71;总资产周转率为1.02、1.05、0.50。事实上,该公司应收账款多是源于前五大客户,而在前五大客户中,关联方嘉士伯广东占比最多。
数据显示,2018年及2019年,该公司应收账款源于前五大客户的占比为90.00%、98.90%,其中84.18%、96.29%系应收受嘉士伯广东账款。2020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应收账款源于前五大客户的占比略降为86.94%,其中82.82%来自嘉士伯广东和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那么,如若本次交易完成,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如何或将待考。
事实上,即便此次交易顺利完成,重庆啤酒在资产增厚的同时,其负债也可能随着标的资产的注入而增加。据备考合并报表,截至2020年4月30日,重庆啤酒总资产增长199.46%至108.98亿元(备考),其总负债增长390.07%至97.95亿元(备考);其资产负债率为89.88%(备考),较交易前的54.92%,增加了34.96%。
另外,嘉士伯、乐堡商标未纳入本次交易范围,该商标仍属于嘉士伯啤酒厂,重庆啤酒需按约定支付许可费,商标使用许可费会给该公司的费用带来多大影响?《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该公司,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重庆啤酒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Wind
被重庆嘉威起诉
就在重大资产交易正在进行时,重庆啤酒却被联营企业起诉。事实上,此次重庆嘉威提起的诉讼事由,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签订的《联合协议书》,而在2009年1月,重庆啤酒与重庆嘉威又签订《产品包销框架协议》,双方约定,重庆嘉威协议期间内仅生产“山城”牌系列啤酒,且生产啤酒交由重庆啤酒包销,包销协议期为20年。
2009年—2013年,重庆啤酒实际包销重庆嘉威啤酒分别为9.52万千升、10.68万千升、10.94万千升、12.07万千升、14万千升,截至2013年度末,重庆啤酒实际包销啤酒销量与约定包销量累计相差3.794万千升。在2015年年报中,重庆啤酒表示实际包销量与约定量累计差为4.189万千升,同时嘉威公司应承担销售费用为1375.74万元。当时,嘉威公司对此累计量差存在疑议。
时至2016年12月,双方又签订《产品包销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对量差和价差的解决方式、特别价差的补偿、新品牌使用等问题做了补充约定。按照补充协议,重庆啤酒向嘉威公司支付和解金3000万元;且同意重庆嘉威生产“乐堡”“重庆纯生”等品牌啤酒产品。
重庆嘉威认为,自2011年起,重庆啤酒便存在诸多违约行为,且其与其他被告,采取委托加工、授权生产、外购酒在重庆销售等多种关联交易行为,挤占了“山城”啤酒的市场份额,损害重庆嘉威的利益。而重庆啤酒则公告称,公司已按“包销协议”及其他协议的约定履行责任和义务,未来将积极应诉。
分析人士认为,诉讼期与交易期“撞车”,终归不是一件乐事。如若重庆啤酒败诉,未来该公司财务报表或添预计负债。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王子西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重庆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