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银保监局披露了一则案例:消费者李某最近接到了一通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知李某,其名下的这张保单收益太低,可以帮助转换成收益为15%的产品。在这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某来到客服中心办理了退保。办理完退保后,又被劝导签署了一份号称是“某日进斗金理财产品”的“转换合同”。几个月后,工作人员失联,理财产品无法兑现,李某才发现自己受骗,后经核实该工作人员并非保险公司人员,自己中了非法集资的圈套。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仅在北京地区,这样的平台就不在少数。
今年年初,北京银保监局曾公开披露称,已经接到23家辖内保险机构反映第三方理财机构假借保险公司名义邀约客户退保并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且此类风险近年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记者从保险行业内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北京各大寿险公司部分客户接到电话、短信等通知,邀约客户至金运大厦、金海商富中心、佳兆业广场、朝阳门外大街26号楼朝外MEN大厦等地办理保单升级、差利返还、生存金及红利领取等业务,客户产生疑虑后向保险公司核实。
2019年7月平安寿险北京分公司派专人前往上述地点进行现场核实,以上邀约地均非寿险公司经营场所。以朝阳门外大街26号为例,经核实,该公司为中亿集团,实际办公地在朝阳门外大街26号楼A座10层。接待人为罗晓敏,其称该公司为投资项目方,投资项目为贵州茅台酒基酒。该公司业务为对保险不满意的客户办理对接服务,对象包括多家保险公司客户,方式为代客户办理退保,随后帮客户办理投资对接。投资一期为两年,未承诺利息。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一位大型寿险公司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公司亦曾接到客户和业务员举报反馈,建外SOHO东区A座、大望路万达广场12号楼、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9号富力双子座、朝阳区外交部南街悠唐广场B座、朝阳区十里河东三环南路99号高和蓝峰大厦也有从事上述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工作人员异常警觉,没有保单的或是年轻人便不做过多沟通,而对老年人却十分热情。
“很多时候客户被忽悠退保了感觉被骗报警,警察介入后,客户便很容易拿回所投出去的理财资金,甚至还会多给一些‘打车费’,幸运的客户挽回了损失,但这些平台的套路却仍然进行。”上述人员称。
也有类似平台因为涉嫌诈骗被警方查处。
上海警方曾披露称,侦破了一起诱骗受害人“退保理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经查,2015年2月以来,上海捷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量公司”),通过不法手段获得本市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信息,随后指使公司业务员冒充上述保险公司客服,采取随机拨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联系上述保险公司投保客户,诱骗客户提前退保,购买该公司非法理财产品,并承诺年化8%至10%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截至案发,捷量公司共吸收8000余名投资群众共计3亿余元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警方介绍称,此类案件多以辨识能力较弱的老年人为诱骗对象,具有犯罪手法新颖、欺骗性大、隐蔽性强等特点,社会影响恶劣。公安机关已对徐某、成某等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并已对信息泄露源头实施打击。
上海静安公安分局北站派出所也曾称接到报案:有人称自己接到一个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声称可免费升级保单收益,最后在“退保转购”的一顿忽悠后,把自己的保险退了后买了一款年化收益在8%的理财产品,如今那些钱都打了水漂。静安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查明2018年10月,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王某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沪上多家保险公司的客户信息,随后指使公司员工以保险客服的名义,给老人打电话,诱骗他们退保,购买公司高回报理财产品。
陷阱的套路
综合来看,类似平台操作手法有几大特点:一是以储蓄型或投资型保险产品的保单持有人为特定目标;二是以“高额收益”为诱饵;三是假借保险机构及其销售、客服等从业人员名义邀约客户;四是以套取资金、转购非法理财产品为最终目的;五是最终结果为消费者资金损失。
9月18日,在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主要负责人答记者问中提到,注意防范“代理投诉”“代理退保”行为造成的二次侵权,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向消费者提示过代理退保行为可能隐藏的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此前的4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警示广大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019年-2020年全国有多地银保监局也发布风险提示,例如,去年底,北京银保监局就曾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表示,2018年以来,北京保险行业防止或挽回2843名投保人的退保损失,涉及保单5261张,防止或挽回损失5.63亿元。
北京银保监局还表示,上述期间,保险行业发生了2起保险从业人员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的司法案件,甚至有保险公司退休高管涉案的情形。
其实,在金融行业,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位保险从业人士表示,很多销售环很多地方都有泄露的可能性,银行、客户经理、电话销售及互联网平台都有可能。这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减少信息泄露,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面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呢?“随着恶意退保情况愈演愈烈,公司也很无奈,目前在营业部和一线业务部门,会设置包括易拉宝等多种提示,遇到退保客户会让客户反复确认,遇到特殊情况客户会安排营业员反复了解情况,在沟通中,业务员也会拦下来一些。”一位保险行业人士称。
而一位大型险企管理人员则称,公司已经从建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严格队伍管理、强化日常风险排查、开展客户风险提示、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和妥善处置风险等方面加强治理。
而监管机构也在行动。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北京银保监局自去年底就开展了风险治理专项行动,组织辖内69家人身险公司、52家财产险公司和560余家专业中介机构开展风险排查,发现34家保险机构存在风险隐患。
对于客户来说,并不意味着保费退回就万无一失了。“消费者退保后,会处于无保险保障的情况,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消费者如果再次投保将面临保费增加、重新计算等待期等,甚至可能面临被拒保的风险。”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
在9月8日的答记者问上,监管层提出了四个“正规”: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持牌机构;选择正规销售渠道;选择正规从业人员;通过正规投诉渠道反映问题。
如果遇到“代理维权”陷阱,应该如何维权?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正确维权“三步走”,渠道畅通且免费:第一步,投诉。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进行投诉,主张民事权益;第二步,调解。如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银行纠纷)或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保险纠纷)申请调解;第三步,举报。消费者发现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违反相关银行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向被举报人所在地的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但向监管机构举报并不能解决消费者的民事诉求,消费者如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的,应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文中赵全、王博为化名)
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钟鸣 姜鑫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中康顺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