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老干妈已占中国辣椒酱市场的20.50%,其余八成辣椒酱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0%。
低调的老干妈没有太多考虑过入侵别人的市场,但手里20.5%的辣椒酱份额,时时刻刻都在其他企业的冲击之中。这样的日子,想必并没有外界猜测的那样轻松愉快。
保守主义的经验理念
作为生活必备佳品,中国百姓对辣酱的需求一直有增无减。
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辣椒酱的消费量已达542万吨,同比增长维持在4%左右。到2020年底,中国辣椒酱行业市场有望突破400亿元。
以老干妈2019年的销售收入为依据,粗略估算,中国辣酱行业还可容纳6个与老干妈同等体量的企业。考虑到行业散乱的现状格局,存在快速扩大产能占据市场空间的机会。
对此,资本和产业的认知都比较清晰,竞争也是异常激烈。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中国每年新注册的辣椒相关企业数量,基本保持在5000至8000之间。
2020年上半年该数量为3700,与同期相比增长12.12%。在消费者的感官上,就是有不断新增的辣酱品牌,和各种类型的新口味品种。
上市公司的加码扩品,也展现出辣酱行业的巨大可能。此前涪陵榨菜透露,未来的并购方向将会瞄准酱类产品企业,而占据调味酱80%市场份额的辣酱,大概率会成为首选。
呷哺呷哺、海底捞、味千拉面等餐饮品牌,都在窥视辣酱市场,希望分得一杯羹。
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老干妈成为了行业中最岿然不动的那一个。获得了同行业的钦佩,也获得了舆论场的称颂。
经典的商学院案例中,坚持主业稳健经营都是教科书一般的成功案例,是值得被学习的。
但是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商学院的案例,对此都忽视了一个问题:以相对静止的策略去应对市场变化,就对企业的品牌壁垒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面对各种类型竞争者的时候,专注的企业不能犯错。在经营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在资本参与的竞争中被放大,最终造成收入、利润或市场份额的流失。
特别是来自上市公司对手的冲击,这些企业可以使用融资而来的资本,与自有资金的老干妈进行直接对抗,针对性地设置新产品进行份额抢夺,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常态。
老干妈的每一次新产品探索和尝试,则是必须依靠自有资金——这意味着企业内部对新产品的容错率更低,企业的经营也会因此而越发保守。
从过去几年老干妈产品体系、价格体系的变化中,我们都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这种保守主义的经营策略。
但保守就意味着不犯错误吗?显然未必。从更换辣椒产地风波,到整个“逗鹅冤事件”中的表现都能看出来,如今老干妈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并未达到万无一失的程度。
成熟的董事会治理结构,与传统家族式管理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此。
尾声
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海外市场都是老干妈发展的重点,在各种媒体上,我们也能看到老干妈辣酱受到外国人热捧的文章和段子。
但实际上,销往海外的老干妈,绝大多数仍然是由当地华人购买消化的。虽然海外辣酱单价可以卖得比较高,但整体的市场规模有限。
如果把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寄希望于海外市场,那显然,和国内更庞大的市场比,就像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来源: 亿欧网 杨旭然 吴慧玲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老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