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贝因美(002570.SZ)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3000万-4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63%~136.95%,贝因美去年同期亏损1.22亿元。
对于此次实现扭亏为盈贝因美表示,是不断改善内部运营,抓精准营销,消除了乳铁蛋白等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合理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加强账款催收等取得成效。
虽终于扭亏为盈,但摆在贝因美面前的路并不好走。这样的成绩还不足以掩盖连续4年扣非净利润为负、遭第二大股东大笔减持,产品创新力不足的事实。摘帽回归的贝因美能否实现“弯道超车”仍充满变数。
连续4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摘帽即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贝因美成立于1992年11月,2001年,开始进军婴幼儿奶粉市场。主营业务为婴幼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和其他婴幼儿辅食、营养品等。
2008年,作为少数未卷入“三聚氰胺”事件的乳企,贝因美业绩大增,成为国内奶粉一线品牌。借着资本市场的东风,2011年4月贝因美正式在深交所挂牌,成为“国产奶粉第一股”。
但贝因美在经历短暂“高光”之后,自2016年业绩便开始一路下滑,曾经红极一时的“贝因美”近来则显得有些失意。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2016年-2019年,贝因美营业收入分别为27.64亿元、26.6亿元、24.91亿元、27.85亿元,营收三连跌后2019年小幅回升,比去年同期增长11.83%。
尽管营收有所回升,净利润却并不乐观。2016年-2019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7.99亿元、11.39亿元、2.17亿元、1.38亿元,四年扣非净利共亏损22.9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与2017年,由于公司连续大额亏损7.81亿元与10.57亿元,贝因美被戴上了“ST”的帽子。A股中上市即巅峰的公司不难见,但摘帽即亏损的很是罕见,贝因美仅仅一年之后,贝因美就再度陷入亏损。
业绩惨淡之下,股东似乎也对公司失去了信心。自2020年1月以来,持股5%以上的恒天然乳品便一路减持,6个月累计套现超过4亿元。
遭第二大股东大笔减持,人事频繁变动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3月,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下称“恒天然”)以18元/股的价格入股贝因美,持股占比18.82%,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恒天然的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贝因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