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行业分析师马岗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疫情是偶发事件,考验的是企业在极限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同时疫情也会成为优秀企业和落伍企业的分水岭。一家优秀的企业会在疫情中活下来,活得更好。“这就像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场考试,大家都没有准备,但交出的结果不一样。”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也指出,疫情影响下的服饰产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互联网品牌或者说一些线上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往往在这个时候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如果品牌长期依靠于线下市场的话,受到的冲击就非常大了。
伴随着净利润的负增长,美邦服饰的门店数量也大幅减少。2019年的机构数据显示,关掉低效店铺之后,2019年美邦的门店数量约为3500家左右,相较高峰期减少1500家。与此同时,美邦近年来员工人数也在不断锐减,2017年至2019年在职员工数分别为10772人、7969人和5288人,近三年裁员人数近一半。
债务压力大
早期盲目扩张加上连年亏损,让这家昔日的休闲服装龙头债务负担越发沉重。
截至2020年4月29日,美邦服饰的负债合计为41.66亿元,且全部为流动负债。wind数据显示,其净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96.92%上升至2020年一季度的228.81%。
与此同时,货币资金自2016年的9.07亿元开始逐年下降,至2020年已降至3.24亿元。未受限制的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之间的缺口增大,使流动负债面临着巨大的还款压力。
在负债压力山大的情况下,美邦服饰一度打算通过定增来“补血”。2019年9月19日晚间,美邦公布了定增预案二次修订版。美邦本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13.05亿元,其中10亿元将用于品牌升级和产品供应链改造项目,剩余3.05亿元将用来偿还债务。
不过在筹划了六个月后,这一定增方案最终流产。今年4月,美邦服饰递交申请终止了该定增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邦服饰首次定增告吹。2015年,美邦曾计划定增90亿元,用于“智造”产业供应链平台构建、O2O全渠道平台构建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中心三个项目建设。筹划一年后,这次定增计划宣告落幕。
此外,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自2015年以后,美邦服饰便没有在债券市场融过资。
一边是自身造血能力下降,一边又“补血”无门,疫情之下的美邦该如何自救?江瀚认为,对当下的美邦来说,需要做的是真正的破圈,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而非一味做下沉市场,进一步扭转品牌的老化。“其实这些年高设计高颜值的服装正成为主流,美邦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该怎么做,它已经无路可退了。”(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 罗琨 实习生唐晓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美特斯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