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京东赴美上市,刘强东站在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交易所,敲响了上市钟,笑容满面,意气风发。
而今天,京东在港股二次上市,选了618这个对京东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刘强东却没出现。
在过去的近两年多时间里,刘强东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也很少出席公司大大小小的业务会议。
这也折射出京东的现状。在2018年9月的“明州事件”后,京东经历了“去刘强东化”、组织架构调整和高管团队梳理,努力走出至暗时刻,如今支撑着京东的,是新高管团队。
代替刘强东敲钟的,是京东零售CEO徐雷。他穿着深蓝色西装出席,与包括快递小哥、平台商家在内的六位合作伙伴共同“云敲锣”。
当徐雷站在台上的那一刻,似乎正式昭告京东进入了新时代。
敲钟现场,图/京东官方微博
在港上市首日,京东高开5.75%至239港元/股,其发行价为226港元/股,总市值为7386亿港元。
此前,京东二次上市的招股情况十分火热,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超额认购。据彭博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机构投资者周三在暗盘交易中以每股226.10港元至237港元的价格竞购京东股票。相比226港元的发行价溢价4.9%。
618购物节,京东也保持着战斗力,据今天凌晨公布的销售数据,618开场10分钟,京东超市成交额同比增500%。
在二次上市和618的双重助推下,京东带着新面貌走到了舞台中央。
今天,对京东而言是具有非凡意义的,而至今掌握京东78%投票权的刘强东,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角色可能都是“幕后大佬”。
1
二次上市现场,没有刘强东
刘强东没有出现,并不让人意外。很难说这是刘强东再次站在舞台中央的绝好时机。虽然“明州事件”的风波已经渐渐平息,但至今还没完全解决。
关于事件的最近一次消息来自2020年4月28日,美国联邦地区法官驳回了京东方面不承担责任的动议。此前,京东方面曾提出不对原告的第六项指控负有责任的动议,作出了驳回指令。
京东“去刘强东”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底,当时刘强东卸任了物流、云计算、医药等相关公司的职务。
刘强东的卸任还在持续进行。4月2日,刘强东卸任了京东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2020年的前4个月,刘强东就卸任了超过30家公司。
刘强东正式和主体剥离,但根据最新的持股情况,刘强东持有京东集团14.7%的股份,腾讯持股17.8%,沃尔玛持股9.8%,其他股东持股57.7%。
在内部事务决策上,手握78%投票权的刘强东,依然是话事人。
刘强东,图/京东官方微博
从幕前到幕后的转变,2018年9月爆发的“明州事件”无疑是导火索。
事件发生的影响显露在财报中,2018年Q3,京东年度活跃消费用户数为3.052亿,首次出现下降。而京东2014年至2018年的营收增速,也在2018年出现了断崖式滑坡,从2017年的39%下降到28%。
同样处于下滑状态的,还有京东的市值。从2018年近580亿美元以上市值,一路跌到了2019年1月的319.74亿美元,下滑到这里时,正好与当时市值不断提高的拼多多相遇,京东总市值被拼多多的320亿美元成功超越。
被追赶上的不只市值,还有活跃用户数。据2018年年报,拼多多以4.185亿活跃用户赶超京东3.05亿活跃用户。
关键人物的失守,让京东处于至暗时刻,外界将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京东与刘强东的深度捆绑。相比阿里著名的“十八罗汉”以及合伙人制度,刘强东的接班人选寥寥,抗风险能力低。
“明州事件”发生后,刘强东首次发声时侧面回应了个人角色转变的问题。他提到,个人的关注点在新业务上,成熟的业务可以交给团队。
战略、文化、团队、新业务,是刘强东未来主要会做四件事。
图/京东官方网站
“去刘强东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京东的组织调整,最知名的动作是,2019年京东商城被分为前台、中台、后台。
内部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是高层动刀。刘强东在慢慢梳理京东的管理团队。2019年年初,刘强东宣布,年内要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不久后,三位CXO级别高管在一个月内相继离职。
之后,京东宣布核心高管轮岗计划,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时尚生活事业群总裁胡胜利被调离原岗。
其中被扶正的是徐雷,2018年7月,徐雷被任命为京东商城的轮值CEO。2019年,他取代刘强东成为京东运营主体京东世纪的法定代表人。
刘强东曾在一次全集团管理大会上公开表态,“零售集团很多人不服徐雷,但是你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当CEO,我希望大家多给徐雷一点面子……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但徐雷的临危受命,更像是救急,京东的接班人储备和团队管理还需进一步成长。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