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两年的含税营收与现金收入数据勾稽,则2018年、2019年上半年含税收入都比现金收入分别多了15.64亿元和9.62亿元。理论上,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应收款项应该分别新增这么多金额。
可事实上,在这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中,古井贡酒的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分别为13.78亿元、13.48亿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数据,2018年仅增加6.33亿元,2019年上半年未增加反而减少了2959万元,这与理论新增金额明显不符,分别产生了9.3亿元和9.9亿元的差异。
虽然,公司在财报中披露了相应的应收票据背书金额,分别为3.73亿元和12.57亿元,但即使是考虑到这个数据的影响,也无法解释其中存在的差异,如此情况就需要公司做更多解释和披露了,否则其营收金额是有虚增之嫌。若公司真的存在营收虚增的情况,还要进行大额投入进行技改项目,则就显得很为反常了。
泸州老窖高端产品“大跃进”
除了古井贡酒的技改项目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之外,另一家白酒上市公司泸州老窖也在前后脚发布了其为技改项目募资的公告。3月12日,泸州老窖发布公告称,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的公司债券,用于酿酒工程技术改进、黄舣酿酒基地窖池密封装置,以及制曲配套设备购置等项目。
其实,近些年来,泸州老窖一直在对自己的生产端进行调整,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想释放更多高端酒的产能,来抢占日益激烈的中高端市场空间。比如此次发行公司债进行的技改项目,就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为中端酒提供窖池,令其原有窖池为高端单品国窖1573腾出更多空间。
这个技改项目早在2016年就已启动了,总投资额高达74亿元(30亿元靠非公开发行股票,40亿元靠发债),据泸州老窖曾在2019年5月14日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称,此项目的新酿酒基地已经开始投粮,2019年下半年将出4000多吨基酒、2020年的产能预计达到1万吨,2021年达到6万吨。
按照公司的计划,随着技改项目的逐步建成,老窖池就能有更多空间生产国窖1573,这对泸州老窖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也许是受此氛围的感染,泸州老窖近段时间透露出的国窖1573的产能、销售方面的消息越来越“乐观”。然而,《红周刊》记者对此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其中是存在一些矛盾或者令人迷惑的“大跃进”现象。
在2019年5月14日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泸州老窖称,国窖1573自2000年推出以来,基酒每年产能约3000吨,若照此推算,2000年至2019年上半年,共约生产国窖1573基酒5.85万吨(3000乘19.5)。随后,在5月30日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泸州老窖又称,目前国窖1573基酒储备超过2万吨,若扣除这2万吨,那么2000年至2019年上半年理论上共约卖出国窖1573白酒3.85万吨,平均每年大概卖出1974吨(3.85万吨除19.5年)。按理来说,对于国窖1573这类高端产品而言,由于窖池的限制(多用明代老窖池),产能应该比较有限,但在2019年5月30日的那次调研纪要中,泸州老窖突然对国窖1573的未来产能和销量十分乐观,称近年来一批老窖池陆续达到生产国窖1573基酒的标准,公司力争在2020年将国窖1573系列成品酒的销量提高到1.5万吨,2025年达到2万~2.5万吨。
首先,从产能而言,有多少老窖池能达到国窖1573的标准,增速是多少,增长是否突兀?毕竟自2000年至2019年中旬,时间已过去了20年,但国窖1573的产能还在3000吨左右,貌似没有太多的变化。除此之外,新增的符合标准的老窖池能否支撑其2020年销售1.5万吨的豪愿?能否赶上时间进度?要知道,像国窖1573这样的高档酒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并不是短短几个月就可以生产出来的。
其次,从销量而言,公司2019年10月28日宣布国窖1573销售超百亿元(徽酒新闻),但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其营收总共为114.77亿元,若按其2019年10月发布的数据推算,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国窖1573的营收占比应该已相当高了,起码超过80%,要知道在2017年、2018年,泸州老窖财报中高档酒占营收比例还都未超50%,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国窖1573的营收贡献在2019年突然大幅提高了?其背后的原因显然是让人好奇的。
2019年国窖1573如何实现“跨越增长”已经令人十分迷惑了,在此基础之上,泸州老窖提出的2020年销售目标更是显得很是“跃进”。据调研纪要,泸州老窖称2020要将国窖1573系列成品酒销量提高到1.5万吨,《红周刊》记者查询了泸州老窖天猫旗舰店,其中国窖1573五十二度酒500ml价格在1099元,由此推算,每ml大概在2.198元左右,若假设2020年不提价,每ml单价仍在2.198元左右,销售出1.5万吨国窖1573则会带来约329.7亿元的营收。要知道,在2019年10月28日,泸州老窖才刚宣布国窖系列营收超过百亿元,且2017年、2018年泸州老窖的高端酒营收分别才达到46.48亿元和63.78亿元。先不论是否有这么大市场空间,若按往年高端酒的增速来看,要想在一年之后,光国窖1573营收就提高200多亿元,如此的增速是令人十分惊奇的。这一数字是否显示出泸州老窖对未来经营过于乐观了?这一点需要投资者自己去捉摸了。若按泸州老窖的目标前行,如何做到?是令人好奇的。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与公司官方“信心满满”、“一片大好”的景象相反的是,《红周刊》记者对一些白酒大省的经销商做了一些调查,这些经销商对泸州老窖的销售状况并不十分认可。比如,有位山东淄博的经销商就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当地人偏爱喝酱香酒,高端酒也多是选择茅台,相对来说国窖1573走货量并不是太高”,除此之外,辽宁大连、江苏南京以及浙江宁波的几位经销商也表示在他们所知的情况下,泸州老窖卖得并不太好,其中,辽宁大连经销商还特别表示“近些年来已经不太爱卖泸州老窖了,其旗下品牌高达1000多种,显得十分杂乱,再加上疫情之下,仍然通知他们将在4月初提价,资金周转不过来将会减少对泸州老窖的销售。”虽然这些经销商的表述并不能代表全部声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包括国窖1573在内的泸州老窖系列酒在部分地区的实际销售情况。那么泸州老窖近年来是否真与其所描述的销售图景相符,是需要投资者更多的调研观察。
泸州老窖财务数据有异常
其实,泸州老窖的营收数据向来存在不少谜团,比如说作为一家消费类公司,其与其他白酒公司不同,大客户愈发集中,第一大客户的占比2018年已超过40%,但是这一客户是谁却是非常神秘的。除此之外,此前《红周刊》记者还曾撰文对泸州老窖2017年~2018年的营收数据提出疑问,若按照此前的方法核算,泸州老窖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数据同样存在不小疑点的。
据公司财报,2019年上半年,泸州老窖营业收入为80.13亿元,若考虑到国内增值税率16%的影响,那么其含税营收为92.95亿元。
而据泸州老窖2019年上半年的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公司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1.52亿元,且同期新减少预收款2.12亿元,对冲同期与现金收入相关的预收款项影响,则2019年上半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达到了83.64亿元。
将当期的含税营收与现金收入数据勾稽,则2019年上半年含税收入比现金收入多了9.31亿元。理论上,2019年上半年的应收款项应该增加9.31亿元。
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中,泸州老窖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为24.84亿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数据仅增加8519.37万元,与理论新增金额不符,存在8.46亿元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的应收票据背书金额,高达36.59亿元,这部分金额也无法解释存在的8.46亿元差异,若再考虑到此前《红周刊》记者对其2017年、2018年营收的核算,泸州老窖营收已连续几年都存在异常,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不得而知,需要公司做出更多解释和披露。
来源:红刊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古井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