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屡登“黑榜”。
据中新网消息,3月30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永辉超市的运营主体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辉超市”)被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具体原因未公布,执行标的为240.288万元。
时间财经查阅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发现,已经找不到上述执行信息。对此,永辉超市相关人士回应时间财经称,“执行原因是之前涉及的一个项目纠纷,但目前案件已经被法院撤下来了,我们不会上诉,也会配合法院走好法律程序。”
实际上,这并非永辉超市首次成为被执行人。根据天眼查提供的信息,自2010年6月至2019年5月,永辉超市曾9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其中2019年就有4次。2017年9月,永辉超市还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具体情形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此外,永辉超市的多家分公司也数次被列为被执行人。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此前的2020年3月18日、3月16日、1月19日,浙江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湖南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河北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分别因买卖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一般人格纠纷结束执行,其中,湖南永辉超市有限公司被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案按强制执行方式结案。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在全国28个省市拥有近1133家连锁超市。据永辉超市2019年三季报,公司最大股东为牛奶有限公司,京东和腾讯分列第四和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6.43%和5%。
营收情况来看,公司总资产452.41亿元,前三季度营收635.43亿元,同比增长2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69亿元,同比增长45.81%。不过,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长率则为-4.55%。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还显示,永辉超市于3月30日发生重大人事变更,王津、彭耀佳、郑文宝、叶兴针、沈浩瑜5名董事退出,监事赵彤文退出。此前的3月6日,永辉超市曾公告称,公司提名创始人之一的张轩松担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针对王津、彭耀佳等5名董事突然变更事项,永辉超市相关人士对时间财经表示,这是公司在2018年12月人事调整过程中遗留下的问题,只是现在才完成工商变更,公司目前没有任何“换血”问题。
屡登“黑榜”
除涉及诉讼纠纷,永辉超市还在近期频繁登上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局“黑榜”。
3月27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9期)显示,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泉州丰泽浦西万达广场店销售的牛肉,克伦特罗不合格,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连江分公司销售长江鲫鱼(淡水鱼),恩诺沙星不合格,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群众超市销售的明虾(活)土霉素不合格。
公告还显示,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2020年发布的第8期、第7期、第6期、第5期、第3期、第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中,福建永辉超市还分别被检出食用农产品不合格11批次、糕点不合格2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2批次、豆制品不合格1批次。也就是说,截至3月27日,福建监管部门年内已查出永辉超市22批次食品不合格。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北京市、河南省、安徽省、贵州省、上海市、四川省、江苏省等多地市场监管局也曾披露永辉超市售卖产品不合格。2月1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2020年第5期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上海松江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售卖的正蟹(活)存在镉(以Cd计)超标的问题。
2月19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永辉超市河南有限公司两分店所售两批次产品不合格,2月29日,永辉超市河南有限公司新乡新一街宝龙城市广场分公司销售的1批次绿豆芽再被检测出不合格。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永辉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