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因疫情损失50.4亿元
由于业务扩张,海底捞支出不断上涨。财报显示,其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员工成本增速尤为明显,分别为62.1%、59.3%,两项成本占营收比重达72.4%。这也使得海底捞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海底捞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于1月26日停业中国大陆所有餐厅,直到3月12日起才逐步开放大部分门店。尽管公司认为上述门店经营表现正逐步改善,董事尚不能合理估计相关财务影响,但已有券商预计此次疫情将对海底捞2020年营收造成约50.4亿元损失。
为此,海底捞不断寻机自救,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海底捞2月15日起陆续复工国内门店外送业务,2月底在海底捞APP、海底捞微商城及第三方平台推出“方便菜肴”系列半成品。此外,其现金流也得到了及时输血,据媒体报道,海底捞已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在防疫紧急授信流程的支持下,首笔8.1亿元放款资金已于2月19日汇入海底捞账户。
有了资本加持,海底捞扩张继续。据海底捞透露,尽管疫情影响到公司一季度的业绩,但公司2020年开店计划并未改变,目前,海底捞签约待开业门店已有303家,其中93家已经进场装修,按照装修周期100天左右计算,上半年有望新增门店90多家,全年门店数量有望达到1000家。
“海底捞五年内还是有一定的增长红利以及扩容空间。”据朱丹蓬判断,随着餐饮行业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门店数量达到一定峰值之后,餐企的增长红利会进一步缩减。“到时候海底捞必须叠加一些新的品类进行创新升级,才能保持向好趋势。”(来源:中国网财经 见习记者贾玉静 记者陈琼)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