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式快餐老大哥
一度因内斗痛失发展良机
真功夫是中国最早一批中式快餐品牌,较早实现中餐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可以说是中式快餐中的“老大哥”。
然而这个一度被看好的品牌,却因为家族内斗耗掉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随着国内餐饮剧变,真功夫也逐渐失去了曾经的江湖地位。
1994年,蔡达标夫妻(妻子潘敏峰)和妻弟潘宇海各自出资4万元,在东莞107国道旁开了家小餐厅,取名“168蒸品店”,双方各占股50%。
这家店主打高档蒸饭、蒸汤和甜品,潘宇海负责内部管理及出品,潘敏峰负责收银,蔡达标负责外勤和招呼客人,三人合伙经营由此开始。
1997年,“168蒸品店”更名“双种子”,在东莞迅速开始连锁扩张,但那时双种子虽然受欢迎,这个品牌的辨识度却极低,即使已经开出近50家门店,消费者也还是很难记住它。
为此,2004年,蔡达标请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为其品牌重新策划定位,取产品中的“蒸”元素,以“营养还是蒸的好”为slogan,将功夫文化代入品牌,改名“真功夫”,并注册了相关商标。
此后,真功夫从东莞走向全国,进入快速发展期。
有报道显示,2006年,真功夫的年收入就达到了15亿元。而同一年,蔡达标和潘敏峰离婚,潘敏峰的25%股权渡给蔡达标,内斗伏笔就此埋下。
2007年,今日资本投资真功夫。蔡达标曾公开宣称,拟在2010年底前开设1000家连锁店,并认为连锁店至1000家是真功夫最佳上市时机。
但就在真功夫风头正盛时,2010年,蔡达标被真功夫监事潘宇海妻子举报侵占公司款项,随后被捕。
此后,公司彻底陷入了两方势力的斗争,真功夫的发展踩了急刹车,上市计划也被搁浅。2014年,蔡达标因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罪,并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
而在真功夫因内斗无法抽身时,国内餐饮市场发生了巨变。
国八条之后,大众餐饮崛起,餐饮消费环境迅速变化,消费者对快餐的需求由方便快捷向品质转变 , 中式快餐品牌如乡村基、老乡鸡都在调整品牌定位,开始探索新的模式和品牌定位,以便更好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同时,洋快餐也开始发力本土化经营,这些都对真功夫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内忧外患下,当时品牌掌门人潘海宇也企图自救,启动“去家族化”改革计划,并重新树立真功夫的品牌形象。
一方面,改变原来“营养还是蒸的好”的品牌定位,推出“中国味道计划”项目,将“现炒”引入到门店中,形成“蒸、炒”合一的产品结构,并弱化功夫文化,在门店中突出具有禅味的中国文化。
另一方面,看中快速发展的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商业环境,2013年开始大力布局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此后真功夫的大部分门店都分布在这些地方。
2015年,潘宇海又继续领导了真功夫进行战略转型——做“中式快餐孵化器”创业平台。企业战略从门店运营转向资本运营,先后投资了“秦王拉面”、“哈大师”、外卖联盟品牌“功夫订餐”等项目。
这两年真功夫力求在消费体验上不断改进,让品牌看起来更年轻。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品牌似乎正在慢慢远离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功夫龙”的标志性形象,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多。
结 语
曾经极有望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中式快餐品牌,却因为家族内斗错失市场机遇,实在令人唏嘘。
如今,真功夫又陷入商标风波,虽然是否真的侵权还无法定论,但其品牌价值或将在一次又一次的负面报道中被蚕食。这些都给真功夫的未来,蒙上了不确定性。(来源:红餐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真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