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多月,福晟集团经历了“申请破产被拒”、“裁员求生”等一系列传闻,尽管公司已辟谣澄清,但日前世茂房地产、东方资产与福晟集团洽谈股权收购,恰恰佐证这匹地产“黑马”资金状况已大不如前。
贯穿整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大概率是由前几年大肆扩张拿地引发资金承压。
斑马消费注意到,2017年-2018年,福晟集团拿地资金超千亿元,新增土地货值秒杀千亿房企。
甚至2016年,福晟集团向外界大放“卫星”:未来10年将累计销售1.68万亿元:地产板块和建筑板块各贡献一半。
最终,产品去化资金回笼跟不上花钱速度,导致危机隐现,公司不得不向外求援。
从媒体报道来看,福晟集团地产板块将以股权换取资金,世茂主导操盘,而自己则沦落为小股东。
两年砸千亿扩张致危机四伏
潘伟明和福晟集团如今危机四伏,盖因疯狂扩张拿地。
2015年,已在福州从事地产生意11年的潘伟明再也按捺不住。他组建“抢地飞虎队”自任“总司令”,一支300人的队伍奔赴全国各地,一场声势浩大的“抢地”行动拉开帷幕。
其后几年,这支“飞虎队”大杀四方拿下107个项目,获得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至2018年末,总货值8100亿元。这让正在扩张的千亿房企们目瞪口呆。
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有过统计:2017年,福晟集团新增建筑面积1787万平方米,耗资810亿元,居全国第7名;2018年,新增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耗资212亿元。两年拿地砸下资金超过千亿。
地产黑马弯道超车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车速和车况。
媒体报道显示,福晟集团获得的项目主要是周期较长的旧改项目和二级开发项目,一些遗留问题和现实因素,决定了短时期内难产生现金流。另一方面,福晟集团在资产价格高位时拿地,且拿地资金来自信托、基金等渠道,财务费用不言而喻。
这注定了福晟集团通过扩张收并购、力压群雄终究是昙花一现。千亿真金白银砸进土里还没半点声响,随之而来的是负债不断攀升和利润下滑。
公开报道显示,福晟集团主要地产业务平台——福建福晟的总负债,从2016年的333.63亿元增至2018年的741.34亿元,净利润从18.84亿元降至6.11亿元。
此外,公司股权被冻结成为家常便饭。截至12月19日,福建福晟旗下公司股权处于冻结状态有15次,累计涉及冻结的股权金额为16.61亿元。
法律纠纷不断,企查查显示,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12月17日,自然人范艳起诉潘伟明、福晟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起因便是民间借贷纠纷。
克尔瑞数据披露,福晟集团地产板块2017年-2018年销售额分别为418亿元和621亿元。2019年前11个月完成销售598亿元,仅为今年目标900亿元的66.44%,在百名房企中排名第51位,同比下降7位。
拿地难去化,为接盘变更构架
2015年全国“去库存”一片大好的形势,或正是潘伟明作出扩张并购战略的重要参考,但其后几年,楼市调控越来越严越来越频繁。
2018年,房地产市场已经褪去前几年的火爆场面逐渐回归理性,住宅产品去化难,成为诸多中小房企的通病。
对于福晟集团来说,此前几年在土地高位时期拿下不少土地及项目,无疑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另外,给自己挖的一个“坑”是2017年末,福晟集团反向收购佑威国际并更名为福晟国际(00627.HK),福晟集团仅把其位于长沙的6个物业项目注入上市公司。目前,福晟国际在全国仅有14个正在开发及待售项目,核心资产仍保留在福晟集团。
福晟集团谣言四起之时,福晟国际股价和市值一落千丈。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福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