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将在三年内冲击2000亿元。”在2017年,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徐家俊曾公开表示,毫不掩饰对规模的渴求。
曾在地产界与万科、保利、招商蛇口并称“招保万金”的金地集团,近几年销售业绩增速放缓明显“掉队了”。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刚过500亿元,而前十房企都纷纷踏入千亿级别。
为确保2000亿销售目标,实现回归行业前10的愿望,金地集团正在开始加快扩张拿地。中指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1-9月,金地集团的拿地金额为463亿元,在所有房企中排第10位,而上年同期的拿地金额为328亿元,排第15位。
不过,长将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土储上金地集团的权益占比偏低。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金地集团的总土地储备约4760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土地储备约2550万平方米,权益土储比例约53.5%。
而且权益占比偏低主要是由于,金地近年采取的在拿地后引入合作方共同出资开发的模式。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至2018年,公司拿地分别投入297亿元、399亿元和1004亿元和约1000亿元,而权益投资额分别为113亿元、168亿元、473亿元和404亿元,权益投资占比分别为38%、42.4%、47%、45%。
在土地市场上高歌猛进让公司的负债水平逐渐升高,2019年中报显示公司的净负债率已经达到73.14%,已逼近公司净负债率的历史高点(2003年的88%)。此外,自2017年以来,金地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也连续告负。2017年——2019年上半年分别为-69.89亿、-18.28亿和-70.56亿元。
与此同时,金地集团正在开始加快销售和推盘速度,公告显示,金地集团10-11月有新推或加推盘计划的项目超过60个。但与之相伴的是,安全事故频发,房屋质量投诉不断。
针对土地权益占比较低、资金压力,房屋质量投诉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致函致金地集团方面,截至发稿前没有得到回复。
高喊2000亿业绩目标欲重回前十
金地集团1988年初创于中国深圳,1993年开始经营房地产业务,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较早上市并实现全国化布局的房地产企业。2006年之后,金地与万科、保利、招商地产并称四大龙头房企。
十余年过去,金地逐渐掉队。2017年,招商地产、保利地产和万科A实现营收分别为755.38亿元、1463.06亿元、2429亿元,金地集团仅为377亿元。
不甘落后的金地集团正奋力追赶,2016年,金地集团的销售金额突破千亿元,在2017年初,金地提出在3年内冲击2000亿元的目标。
2018年,金地集团迎来历史最好业绩。2018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6.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2%和18.35%;扣非净利润69.87亿元,同比增长31.81%。
2019年也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9月,金地集团营业收入425.32亿元,同比增长2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5亿元,同比增长3.41%;基本每股收益1.20元/股,同比增长3.45%。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710.3 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44%;累计签约金额1418.4 亿元,同比上升33.70%。若公司在第四季度销售金额超过582亿元,金地集团全年销售规模便可跨越“2000亿元”的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金地集团的毛利率高达41.75%,为近十年同期毛利率最高值。
截至报告期末,金地集团总资产3216.92亿元,同比增长1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1.08亿元,同比增长5.72%。
克而瑞披露的数据显示,金地集团1-9月的全口径销售金额在所有房企中位列第14位。曾与金地集团在地产界并称“招保万金”的万科、保利、招商蛇口,同期销售金额分别为4755.7亿元、3470亿元和1620.2亿元,排名分别为第2、第5和第12。
确保2000亿销售目标,实现行业前10的愿望,金地集团正在开始加快销售和推盘速度,公告显示,金地集团10-11月有新推或加推盘计划的项目超过60个。但与之相伴的是,安全事故频发,房屋质量投诉不断。
例如,2018年1月5日,崂山区金地浮山后项目三期工程发生一起混凝土搅拌车溜车事故,导致3名工人受伤,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同年12月,上海建工七建公司工地发生泥土滑坡,塌方200平方米,导致3名工人被压,该工地为万科、金地在建项目。除了事故频发,金地集团楼盘也遭到业主投诉。
2018年9月底,上海金地集团佘山天境三期业主投诉,该期楼盘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与销售时承诺不一致、绿化不达标、车库存安全隐患等问题。
此外,位于上海松江的金地集团都会艺境等楼盘也被曝出楼盘装修太粗糙、存在窗户缩水、屋顶漏水等问题。近日,旗下金地物业上海违法遭罚,电梯安全管理存疏漏逾期不改。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金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