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端产品是公司从嘉士伯引入的,但是重庆啤酒旗下还有“重庆”和“山城”两个自产品牌,因此,2015年开始,公司便开始放弃研发寓意何为?长江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重庆啤酒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不过重庆啤酒在销售费用上却毫不吝啬,2015年-2018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90亿元、4.46亿元、4.65亿元、4.55亿元。
母公司3年累计裁员1611人
此外,虽然重庆啤酒自产品结构调整之后,业绩蒸蒸日上,但实际上,公司的负债承压较重。
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第三季度,重庆啤酒资产负债率分别是63.07%、66.77%、64.77和60.79%,且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较高。
同期,公司的流动负债分别是15.21亿元、17.07亿元、17.39亿元和19.75亿元,在公司总负债中分别占比71.65%、72.91%、81.44%和88.75%。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重庆啤酒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不强。2016年-2019三季度,重庆啤酒的流动比率分别是0.88、0.94、0.85和0.95,这表明最近几年,虽然公司的业绩向好,但是公司短期变现能力较差,短期债务承压。
此外,记者梳理历年财报时发现,最近几年,重庆啤酒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裁员现象。2012年,公司员工数量最多,超出6000余人,不过,2013年开始,公司人数开始减少。2013年-2018年,重庆啤酒的员工人数分别是5861人、5565人、5238人、3337人、2969人、2787人,现已不足2012年一半。
而2016年开始,重庆啤酒的业绩已明显好转,但是裁员趋势丝毫不减。财报上看,2016年公司转让持有的佳辰公司100%股权、转让持有的大梁山公司70%股权,不过就算公司子公司员工数量的减少可以归结于此,重庆啤酒母公司的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重庆啤酒母公司员工数量分别是2064人、1723人和1598人,而2015年重庆啤酒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209人,母公司员工数量三年累计减少1611人,减幅超过一半。
来源:长江商报 曹雪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重庆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