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拉动业绩增长,光明地产2019年上半年不断扩建“粮仓”,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储备土地,不仅参与招拍挂公开市场,还通过收购兼并、与业内标杆房企间共同开发、发挥国资平台优势整合利用政府资源等低成本的创新模式,大量增加土地储备规模。
2019年1—6月,该公司新增房地产储备面积122.9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61.53%。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有大量项目在这一报告期内开工,2019年1—6月的新开工面积达到303.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64%。
虽然光明地产积极储备土地、建设项目,但受到房地产建设周期影响,该公司2019年1—6月的竣工面积仍然只有66.38万平方米,签约面积仅为81.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3.69%,签约金额也由135.95亿减少至105.35亿元。
现金流吃紧
对于一家体量有限的地产上市公司,大量储备土地不仅对当期业绩没有助益,巨额资金需求甚至还会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2019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的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0.42亿元,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43.87亿元,二者合计占到负债总额的55.52%,当期资产负债率也达到82.2%。
《投资时报》研究员进一步发现,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期末的账面货币资金仅有65.30亿元,与短期借款之间存在近60亿元的资金缺口。此外,在支付工程款增加及预收房款减少的双重影响下,光明地产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16.24亿元减少至-73.99亿元,降幅达到355.58%。
两手准备总是必要的。在加强地产主业投入的同时,光明地产也布局了转型升级战略,可概括为“1+7+5”的总体商业模式定位。其中,“1”是指做实房地产业务的底板;“7”是指积极探索在保障房、城中村、历史名镇、殷实农场、城市更新、租赁房以及物流板块等七个方面的转型创新;“5”是指重点打造“五大平台”,即商业平台、物流平台、供应链平台、服务平台、建设平台。
不过若从2019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除了房地产开发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合计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仅为10.59%,在房地产业务发展乏力的情况下,其他业务对于业绩的拉动作用着实有限。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刘晶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光明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