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线下中文标签产品中国受阻外,贝拉米通过跨境购海淘销售的产品也是频频被质疑为假冒产品而遭投诉被下架或召回。其中,2018年5月,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发布食品检测结果报告显示4款产品因质量问题被下架,其中就包括贝拉米的一款婴幼儿辅食产品。
“在中国经历了政策风险后,贝拉米业绩下滑明显,此时蒙牛的收购有希望让贝拉米迅速获得中国配方注册,规避政策风险。而在收购贝拉米后,蒙牛能够利用在澳洲收购的burra工厂为贝拉米代工。”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不过,贝拉米有机奶粉的招牌已不再闪亮,现在面临的困难变得很难扭转。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贝拉米曾凭借有机的招牌一度撬开了中国市场,但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贝拉米从工艺和配方上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即便此前进行配方升级,也并未形成产品优势。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中国乳企迅速发展,乳制品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在想博弈难度将极高。对于蒙牛来说,业绩不佳的贝拉米算不上是“烫手的山芋”,但是很难复制当初的辉煌。已经被雅士利和现代牧业同时拖累的蒙牛,刚刚扭亏得到喘息的机会,此时接盘处于滑坡态势的贝拉米,需要提防“救人不成,反累己”。而且,此次蒙牛的收购价格偏高,若是贝拉米销量下降的局面无法得到改善,蒙牛将有可能重蹈覆辙,拖累其业绩。
奶粉短板
能否借收购补齐仍存变数
重振奶粉业务是蒙牛追赶伊利的重要途径,在宣布收购贝拉米之前,这一重任一直压在雅士利肩上。但是,错过母婴、电商等新兴渠道,产品定位仍需调整,内忧外患的冲击等都让雅士利在前进道路上显得跌跌撞撞。
2013年6月份,蒙牛以124.6亿港元(合人民币约98亿元)收购雅士利,当年给蒙牛带来了近50亿元的商誉。然而自收购以来,雅士利业绩一直萎靡不振。2014-2017年,雅士利的营收连续下滑,分别是28.16亿元、27.61亿元、22.03亿元、22.5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1.18亿元、-3.2亿元、-1.8亿元,连续两年出现亏损。
直到2018年情况才有所好转,当年营收为30.11亿元,净利润5227.5万元。然而,公司的经营溢利仍亏损1.32亿元。据雅士利国际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17.474亿元,净利润为3430万元。雅士利虽不再拖蒙牛“后腿”,但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依然不够乐观。
不容忽视的是,在雅士利奶粉业务中,高端奶粉占比逐年提升。财报显示,高端婴幼儿奶粉在奶粉中的销售占比从2018年上半年的34.9%及2018年下半年的34.4%,提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36.4%。
然而,雅士利试图发展高端化的品牌战略有待商榷。奶粉新政之后,雅士利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小品牌被洗刷出局,市场更加集中在主流品牌之间,飞鹤、君乐宝、伊利等品牌以及来自国际的大品牌纷纷发力高端市场,与雅士利展开更加直接的竞争。
国内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业专家直言,近几年,雅士利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上缺乏亮点。首先,品牌认知度、美誉度要恢复还相对困难,此前雅士利受肉毒菌杆奶粉等负面事件影响,销售和知名度均大幅打折。其次,雅士利虽然在渠道管控和品牌推广方面有所动作,但真正落地很少,这种改革难实行,效果还出不来。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雅士利而言,更大的挑战还是在经营层面的稳定性上。雅士利管理层的动荡,一方面会极大影响战略规划和执行的稳定性和效率,更可能带来组织力的急剧波动,给经营和业绩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要重建一支好的队伍还较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端奶粉更需要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良好的市场销售能力,目前雅士利的团队和体系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虽然背靠蒙牛不缺资源,但这也导致雅士利没有强大的自主权,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内部管理的问题使得雅士利的终端管理能力较弱,无法和消费者形成较好互动。因此,发展高端和超高端奶粉业务还面临着较大挑战。
知情人士认为,收购雅士利后,蒙牛很快向其输出了“蒙牛式”的经营管理,但当时蒙牛团队在做婴幼儿奶粉方面相对液态奶业说并不擅长,导致业绩持续萎缩。雅士利在收购前业绩非常好,在全行业所有奶粉品牌中排名第三、国产奶粉排名第一,然而此后几年迅速跌出前十位,被飞鹤、君乐宝等远远甩在身后。近两年之所以业绩有所好转的原因是在营销上投入力度非常大,期望补齐奶粉板块的短板。
数据显示,近两年,雅士利销售费用增长迅猛,2018年销售费用为11.4亿元,相比2017年8.93亿元,同比增加27.66%。2019年上半年,雅士利销售费用6.15亿元,同比增加7.33%。
从雅士利公布的数据来看,近七年来,其营业收入不升反降,对于蒙牛奶粉板块的贡献比例也在逐年下降,而其获得的累计净利润远未及收购价格98亿的十分之一,那么借收购想补齐奶粉短板至少从雅士利来看并未如愿。未来如果贝拉米业绩持续不及预期,或拖累蒙牛导致较大亏损,从而存在巨额商誉减值风险。
知情人士表示,未来贝拉米的经营如果由原有团队负责,其风险有望减少。从澳洲奶粉a2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来看,贝拉米也是有希望在未来实现每年20-30亿的销售额,但前提是由专业团队操盘。
《财经》新媒体记者获得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是,蒙牛与贝拉米在合作协议中承诺三年内仍由其原有团队负责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运营。若此消息属实,蒙牛此次收购贝拉米对于未来的奶粉短板补齐,尚有一线希望。
在业内看来,2020年实现千亿目标的时限就在眼前,蒙牛明显加强了投资并购频率,开启了“买买买”的激进战略。但是,从雅士利、现代牧业和圣牧高科,每次出手并购,蒙牛遇到的阵痛也很明显,并没有为蒙牛的业绩“插上翅膀”。近两年来,蒙牛与伊利营收差距反而逐渐在拉大。未来,如何既盘活贝拉米,又保证自身业绩不受拖累,留给蒙牛的思考还有很多。
来源:《财经》新媒体 舒志娟 贾国强/文 高素英/编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