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第一次IPO是在7月初,两个月之后继续冲刺IPO。当时百威取消上市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发售的机构订单不足,但是又不愿意下调募资额。结果多数机构没有买账,最终导致上市流产。
第二次IPO有哪些不一样?
那么这次上市结果会不一样吗?9月12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百威亚太已经重新提交资料,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保荐代表人。有著名投行背书,相信难度也会小很多。
这段时间内,百威亚太已经不是之前那个“百威”,为什么呢?因为百威亚太已经发生过重大资产变更。根据母公司百威英博的公告信息:出售澳大利亚业务给日本朝日集团控股,交易价格是160亿澳元,折合港币881.8亿港元。这个金额比之前百威亚太计划上市时募集的资金上限764.5亿元还要多。
百威英博的控股方是一群擅长精打细算的巴西佬,对于这笔交易百威是没有吃亏的。百威英博在澳洲有7家酿酒厂,其中一次性打包出售的还包括公司在该地区的品牌所有权和使用权。至于百威亚太地区的业务这么多,为什么会偏偏选中澳大利亚这块市场出售,这就离不开巴西人的精明了。
根据百威亚太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按消费量和增速计算,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也是啤酒消费量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2018年到2023年预计亚太地区将会贡献全球啤酒消费量增幅的47%。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啤酒市场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这片市场里的增长空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公司产能分布来看,中国,澳洲,韩国,印度和越南是主要市场。其中亚太地区东部主要是澳洲,日本韩国,是高度成熟的啤酒市场;而西部地区包括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是增速较快的市场。
百威出售澳洲地区的业务不仅因为市场高度成熟,增长空间不大,而且澳洲地区的竞争格局明朗,也有来自对手的压力。2018年,澳洲市场啤酒行业的CR5占比是91.9%,百威英博占比48.8%,Lion Nathan 品牌以36.4%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市场高度成熟的背景下,消费量始终上不去,加上当地啤酒品牌的实力不弱,百威挑中这块资产出售也在意料之中。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对于百威亚太估值逻辑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澳洲地区处于成熟市场,业绩增速慢,会拉低百威亚太整体的业绩表现。剥离这部分业务之后,公司的财务数据会更加靓丽,之前不愿意给出高估值的投资人也会改变看法。
同时经过各种暴力事件冲击之后,香港金融业也不是很乐观,券商投行的日子也不好过。香港的新股市场萎靡不振,8月份只有1起IPO,对于百威亚太这么大体量的肥肉,大投行自然不会放过。经过‘精心打扮’之后的百威亚太,成功实现一石二鸟的套路,通过卖资产既缓解了母公司短期的债务压力,又改变了市场对于公司估值的看法。所以这次上市比上次阻力更小,已经十拿九稳。
坚持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百威英博在2015年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之后,从此也就奠定在啤酒市场全球霸主的地位。同时并购背后带来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百威英博也是负债累累。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百威英博的杠杆比率从2015年的320%又增长到360%,净债务高达1028.4亿美元,为此2018年的利息支出也高达629.2亿元人民币。
在巨额的财务杠杆下,2018年百威英博的净利润才299.8亿元,利息支出是净利润的2倍有余,可以想象,高负债吞噬了公司大块的利润,而且影响了业绩增速。
一次不成,坚持第二次成功上市,这就是百威亚太上市的目的——替老子还债。百威在卖掉部分资产之后还是谋求机会继续上市,而且百威亚太在第一次递交招股书的时候,就已经说明募集资金的用途就是为了还债,可见母公司是多么缺钱啊。
“圈钱”只是目的之一,坚持上市的目的不排除百威为了价值最大化的圈钱。香港市场已经有两家啤酒公司巨头华润和青啤,而且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享受着市场给与的高估值和高溢价,前者作为全国型企业享受着90X的高估值,后者是区域型公司也有35X PE。面对诱人的市场红利,难保百威不看着眼红。
时隔两个多月,百威亚太瘦身之后,宁愿剔除低增速地区带来的业绩干扰,来提升估值,抬高身价,这就是百威打的如意算盘。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百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