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这个数字开始变成“近5000家”、“4000多家”、“3700多家”,2017年开始,模糊的数字也成了谜,官方的说法就变成了“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最后的数字也就意味着,3年关店1500家,门店数量跌回到了巅峰前。而在巅峰期坚持了一年之后,本就是微利的美邦,已经没什么利润可言了。
2013年,其营收跌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但是净利却只是2010年的一半左右,2014年是其最后一次净利润过亿。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上半年美邦的营收分别为:62.95亿、65.19亿、64.72亿、76.77亿、26.99亿,净利润分别是:-4.32亿、0.36亿、-3.05亿、0.4亿、-1.38亿。
据美特斯邦威集团预计,2019年1至9月恐继续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数额约在1.4亿元至2.2亿元之间。而去年1至9月期间,该集团净利润还达到了4000万元的水平。
截至9月9日收盘,美特斯邦威股价为2.3元/股,上涨0.44%,总市值57.79亿元。今天的股价与2010年高峰时期39.57元每股相比,已跌去90%之多。
03
其实,美特斯邦威并不孤单。在海外快销品牌和国内时装高速迭代更新的现状下,国内的“潮牌”都难免在被淘汰的命运中苦苦挣扎。
“澳洲”真维斯私有化了,“意大利”班尼路2.5亿就卖了,其母公司们也都走回到了代工的老路;以纯、唐狮等成为了“淘品牌”,线上的生意比线下好做,偶有门店,但客流稀疏了;美邦、森马这样的A股上市公司,也开始了转型,美邦发展新的“潮牌”,而森马的童装业务已经赶超了成人服装。
这些作为“90后”国民品牌,却没有赶上真正“90后”的脚步,曾“有记忆、有情怀”的消费者们,被品牌抛弃了,事实上,“我们长大了,可是它们还没有长大”。在快时尚不断提高自己覆盖人群的年龄上限的时候,起码40岁还可以走进去,而这些国民品牌还在向象牙塔内的青少年看齐。
产品设计老化,品牌影响力衰退,电商上也慢人一步。乏力,成为了美特斯邦威在近年来的代表性词汇,只能在电商大潮中默默被卷挟,无声无息。
不过好在,国民品牌也有想要改善的心。发力线上市场,对于美特斯邦威这样的本土传统品牌来说,不仅可以离年轻消费者更近,并且通过大数据洞察年轻人喜好,还能在新品研发设计上带来改进。
希望未来,“土潮”可以变成“国潮”。
来源: 金牛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美特斯邦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