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尴尬问题在于,大部分此类的社区影城,他们的业态和周边餐饮状况远不及传统商圈,这也使得这部分影城反而不易吸纳到消费能力更强、粘性更稳定的顾客,目前大部分观众其实对于看电影并不仅仅停留在只看的范围上。
以往大家会觉得离家近看一场电影挺方便,但却通常会忽略掉电影有很重要的社交属性,情侣和朋友看电影往往还要吃吃喝喝,这对于社区影城而言,其周边餐饮很难和商圈影城相媲美,这是社区影城的一个短板。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网络视频的高速发展,让大家变得更懒惰,加之家庭观看视频影片、剧集的环境舒适度越来越好,这也是让观众对于社区影城的诉求在逐步的降低。
不过恒大影城所面临的问题却有一点点不同,相比于其他“低端”社区影城而言,恒大影城整体的投入是向准商圈影城看齐的,这也使得从观感上来看,社区影城的一些短板和问题会被抹平。
但也有一些这样的问题,就是较高的投入则要面临较高的费用和折旧,虽然可能在场地租金方面地产公司的影城有优势,但过高费用却使得这部分优势荡然无存,以每年10%的平均折旧率来看,很多开业三五年的恒大影城其实已经面临比大部分影城更大的亏损。(图来源于网络) 社区影城本来应该秉承小快灵的特色,却在这几年变得复杂起来,这也让很多影投公司更多要仔细考虑未来社区影城的发展方向,虽然相比商圈影城,社区影城的投入不高,但其是否有进一步投资的必要,在恒大全线退场之后,已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还是要谈及一下北美的电影市场状况,他们除了和我们相同的商圈影城之外,社区影城发展的非常好,这也和北美地区成熟电影产业体系,以及良好的观众素质密不可分,但目前中国电影产业体系刚刚起步,我们的观众还没有形成更好的观影习惯,社区影城的困难可能才刚刚开始。
差异化经营、控制费用、降低成本
只有多元化才能救社区影城 社区影城其实完全和商圈影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些能够拿到商圈影城的经营策略完全无法用到社区影城,因为两者的观众群体是完全不同的。
但目前社区影城和商圈影城在影片放映、门市价格等方面却没有太多体现出优势,至少这种差异化没有完全凸显出来,给大家的感觉是,“我在商圈好的影城效果更好、还有好的餐饮,回家附近看电影除了离家近之外,没有其他更多吸引我的优势。”
因为目前我们的院线和影管公司经营模式是要求和强调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排片,这也使得社区影城本身想做根据自身做细微调整是非常的困难。
院线君在之前也曾经反复强调和指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影投和院线端,目前的问题和短板始终是精细化和差异化不够,我们为了所谓的“统一化”经营,往往要让影城自身做一部分的“牺牲”。
归根到底,面临此局面,社区影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特别是对于很多周边业态不佳,没有好的顾客源、没有校园做支持的社区影城,他们和很多频临倒闭的商圈影城同样非常危险。
因此,社区影城从最初的项目创立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到整体项目的成本控制,那种所谓的大社区配套大影城的想法可能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6厅以上的影城只能适合在商圈,社区多于六厅、座位破千的影城几乎都很难实现盈利。
其次,很多在商圈影城开展的副业在社区影城的状况都不佳,观众在社区影城驻留的时间远远低于商圈影城,根据不完全统计,观众平均在商圈&商圈影城可以驻留长达4.5小时以上,但在商圈影城可能仅仅驻留2个小时(以上皆含看电影的时间)。
和商圈影城在逐步寻求多元化经营一样,社区影城目前也都在寻找自己的经营方式,只不过他本身有很多难以逾越的短板和问题,这也是目前中国电影院线和影投端空白缺憾。
曾有一位多年从事电影行业的朋友和院线君倒苦水,其表示说目前中国电影在影院管理方面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好的和固定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很多管理人员要么是从零起家,要么是从酒店、餐饮和零售业移步到电影管理行业,并不熟悉和真正了解电影市场。
好在于,目前我们电影产业已经起步,有了更多的第三专业公司为电影产业服务,只不过这些公司在行业内尚缺乏好的渠道来拓展自己的业务,大家整体上还没有形成特别流畅的沟通方式。
单个店的关门其实对于电影行业没有什么影响,星美的整体停摆可能更多是单个公司经营策略的问题,但作为地产业龙头的恒大退出影投,这可能是一个行业方向出现了问题,其实是要更多引起行业的注意。
社区影城在未来肯定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毕竟这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被验证过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方法。恒大全面离场并不完全意味这条路走不通,反而是告诫大家,影投和影院业务,同样要遵循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律和规范。
(来源:院线经理人 吕世明)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恒大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