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宁发布的数据来看,苏宁小店2018年1到7月实现营收1.43亿元,净利润-2.96亿元,债务高达6.53亿元,而截至2018年7月31日,苏宁小店全国开出878家,这意味着,每开一家苏宁小店则亏损约33万元。此外,据2019上半年财报显示,苏宁小店仍处于阶段性亏损。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张健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目前很多的大型零售企业都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包括租金和人工成本等大幅上涨。所以便利店成为相对而言具有前景的社区商业模式之一。从苏宁的角度来看,其一直都在通过资本运作扩大零售市场占有率,实际上这是一种跑马圈地活动,抢占有利商圈及资源有利于在与竞争对手的对垒中占得先机。”
便利店竞争加剧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期发布的“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报告显示,2018年,便利店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1%,门店数量增长18.0%,新增门店11944家,占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62.5%。加盟是便利店门店拓展扩张的主要方式。2018年百强新增门店的加盟店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加盟店的平均投资回报期23.3个月,比上一年略有缩短。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内各级便利店市场因消费水平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特点,但每级市场都有其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便利店的主要战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无论在门店数量、运营水平等都要高于其他几线城市,但是同时也面临着高房租、高人工、高费用的压力。随着店址资源的逐渐稀缺,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有业内人士表示,“四线城市因店址资源相对丰富市场空间更大一些。作为基层的县域级城市,便利店也有适合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以及消费分级的大趋势下,便利店的市场空间在逐级下沉。”
此外,据最新的2019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在市场竞争方面,绝大多数便利店企业认为2018年的便利店市场竞争激烈,占比84.5%;并且认为2019年的便利店市场竞争情况不会有所改善,将会愈发激烈。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全家、罗森、7-11等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比如全家在中国市场就有约2500家便利店;而罗森在近期刚刚宣布对中国市场增资3500万美元,用于新开设约600家门店。
事实上,便利店行业的升温受到了资本的关注,大量资本开始进入便利店行业。更多资金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行业了发展,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行业泡沫。
由于便利店企业估值的提高,造成了一些便利店企业制定了非理性发展规划。较弱的运营管理及资金抗风险能力无法匹配企业的快速门店扩张,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传统零售不容易做的原因是解决不了时间、空间、人效、坪效的四大痛点,必然导致其发展会遇到问题。而苏宁的跑马圈地是为了布局智慧零售(也就是通常说的新零售),而目前新零售的先进理念与传统零售从业者落后思维的冲突才是零售不容易做的最大原因。”张健认为。
在他看来,苏宁目前在不同的零售业态都进行了布局,大到家乐福,小到便利店,此次收购完成后如何进一步布局和管理运营,对于苏宁来说会是一个挑战。因此,未来苏宁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各种零售业态的数据打通,同时加紧改变传统零售从业者的落后思维,强化新零售理念并进行新零售场景化布局。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张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苏宁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