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马德里竞技官方宣布,球队的新球场将命名为万达大都会球场(Wanda Metropolitano),并由此替代已经陪伴球队50年的卡尔德隆球场。
只是,这个在王健林看来颇为“划算”的俱乐部,仅收入万达麾下三年就被卖出。2018年2月,马德里竞技的英文、西班牙语官网发布声明称,Quantum Pacific Group与大连万达集团达成协议,将收购万达集团所持马德里竞技17%股份(因2017年11月新投资者进入,万达股份被稀释)。
声明中并未提及万达此次减持套现的具体金额,但西班牙媒体El Confidencial的报道称,估计该交易将价值近5000万欧元。照此计算,万达此笔交易收益约为11%。
企业终究要归商业的本质。有分析认为,万达入股马德里竞技是为了积累信誉和口碑,从而为整个集团的其他商业行为铺路。但从球迷的反应来看,这一方案似乎并不能奏效。在一个西班牙媒体发起的“你是否喜欢万达大都会这个名字”投票活动中,80%的参与者均选择了“No”。
万达体育资不抵债
在发展体育事业上,王健林有自己的一套商业逻辑。他将体育产业分为A、B、C三端。A端是体育赛事相关的国际组织,B端是代理A端转播权、营销权等业务的企业,C端则是具体的单项体育赛事或是赛事俱乐部。
从A到B、再从B到C,体育产业这三端环环相扣。为了打通全产业链,整合万达在体育方面的权益,2015年12月,万达集团正式宣布成立万达体育有限公司。新公司旗下还包括2015年2月万达收购的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以及2015年8月被万达并购的世界铁人公司,这两部分也构成了万达体育最核心资产。
万达体育成立之后,收购之路也未停止。2016年-2018年间,万达体育先后收购了法国拉加代尔公司运动部门、有“摇滚马拉松”IP的CGI公司、欧洲障碍赛主办方XLETIX等,旨在拿下拥有自己赛事品牌和运营能力的B端公司,从而布局国际体育产业端上游。
但从盈利角度分析,王健林认为,A端是整个体育产业核心,盈利能力最强。因此,2016年3月,万达集团出资数亿美元成为国际足联合作伙伴(Partner),即为最高级别赞助商;同年6月,万达体育又与国际篮联(FIBA)签约,成为FIBA全球独家商业开发合作伙伴。
王健林似乎从不掩盖其在体育方面的野心,他给万达体育的界定是:第一个在体育产业突破百亿美元收入的企业,一个高价值、拥有持续性盈利前景的优秀公司等。
表面上看,万达体育确实很赚钱。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万达体育营收呈明显增长态势,年收入分别为8.77亿欧元、9.55亿欧元和11.29亿欧元;毛利润分别为2.77亿欧元、3.31亿欧元和3.65亿欧元;毛利率也一直保持在30%左右,分别为31.6%、34.6%和32.4%。
2016-2018年万达体育财务数据(图片来源:招股书)
但在净利润方面,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万达体育2016年净亏损2924.5万欧元;2017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7879.2万欧元;但到2018年,净利润下滑至5401.2万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体育从2016年起负债情况较为严重,近三年(2016-2018)资产负债率基本在100%左右。截至2019年3月31日,付息债总额已累计达10.03亿欧元(约合11.16亿美元)。然而,上市为万达体育募集的资金仍然难以缓解债务压力。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虽然万达体育背负着高额的债务,但在发展战略上较国内其他体育平台更胜一筹,在A端更有优势。随着万达体育不断向中下游延伸,逐渐完成赛事IP、运营、推广、制作和传播的一体化业务模式,万达体育的价值或将在未来体现。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对万达体育的未来,王健林曾直接表态,“还是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好饭就不怕晚。”
(来源:全天候科技 张超)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万达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