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完成第一笔股权质押开始,截至2015年,林椿福每笔质押的股份数量并不多,林氏家族的其他几名成员亦同样没有出现很大额度的质押。
6月24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冠福”,002102.SZ)及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林福椿、林文洪、林文智、林文昌被给予公开谴责处分,时任董事长林文昌、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文智五年内不得入市。
2006年,ST冠福头顶“中国家用品第一股”的光环,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通过持续并购,公司主营业务已从陶瓷家用品生产扩展到医药中间体、维生素E的研发生产销售、塑贸电商、投资性房地产租赁经营、黄金采矿等。作为公司实控人,林氏家族(林福椿、林文昌、林文洪、林文智父子四人)长期稳坐福建德化首富之位。
然而,正是林氏家族掏空了ST冠福。据处分公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就向控股股东提供担保履行审批程序、控股股东违反承诺等违规行为。
目前,ST冠福已经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不仅诉讼缠身,其公司账户、资产亦相继被冻结。“林氏家族目前资不抵债,上市公司追回资金的可能性小。另外,资金并没有走公司账户,而是都进了他们的个人账户。具体钱去哪里了,公司也不清楚。”ST冠福证券部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股价高位忙质押
2017年,林氏家族开始激进地利用上市公司套取资金,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股权质押。
根据公开信息,最早是从2013年开始,林氏家族陆续进行股权质押,但最初显得很克制,浅尝辄止。2013年5月,林福椿完成了第一笔股权质押,规模仅为3000万股;2014年,林福椿又相继完成了数笔质押,数量均维持在每笔2000万股左右;2015年4月,林福椿又完成了一笔规模达1146万股的质押。
从2013年完成第一笔股权质押开始,截至2015年,林椿福每笔质押的股份数量并不多,林氏家族的其他几名成员亦同样没有出现很大额度的质押。
2016年开始有了变化。当年5月,林福椿完成了一笔4500万股的股权质押,同一天,闻舟(上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闻舟实业”)也做了一笔5483万股的股权质押;6月,林文昌进行了两笔股权质押,规模分别达到3572万股、2679万股;12月,林文昌将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办理了解除质押及再质押,规模达8037万股。
进入2017年,林氏家族在股权质押上的动作更是让人吃惊。2017年5月,林福椿完成了一笔1.35亿股的股权质押,同一天,闻舟实业也进行了一笔股权质押,规模高达1.65亿股。
闻舟实业是林文洪100%控股的企业,截至2019年一季度,闻舟实业总计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总数为1.65亿股,林福椿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则总计为1.35亿股,林文昌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总数为1亿股左右。
也就是说,截至2017年5月,林福椿和林文洪已将手里的股票全部质押,而质押的时点恰是在股价高位。
2017年前后,ST冠福的股价处于相对高位,维持在每股4元左右。从2018年5月开始,公司股价突然崩溃,垂直下跌到每股2元之下,最低跌到每股1.5元左右。
利用上市公司担保、借债
除了股权质押,福建同孚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孚实业”)是林氏家族在2017―2018年期间套现的另一个主要平台。
根据天眼查信息,同孚实业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林文洪持股90%,林福椿持股10%。公司的参保人员总数仅有1人,但却进行了多项对外投资,包括西安五天贸易有限公司、武汉五天贸易有限公司、沈阳五天贸易有限公司、福建冠福实业、福建冠林竹木家用品有限公司、上海五天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等。
“同孚实业看上去是林氏家族的投资控股平台,五天和冠福都是林氏家族旗下的品牌。”广州某私募基金经理林甄(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