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新能源翻身,新产品迟迟不现身
2018年9月28日,华泰汽车与曙光股份的股权交割仪式在辽宁丹东举行,在交割仪式完成之后,华泰汽车拥有了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两大生产资质。对于其他自主车企来说,能够同时拥有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资质,意味着在双积分政策下会更容易占得先机,对于华泰汽车而言,是个恰到好处的转折点,与华泰汽车之前不断谋求的转型契合度颇高。
华泰汽车的创始人张秀根曾公开表示,收购曙光股份的股权是看中其车桥技术,将会在轮毂电机、四驱车桥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还会在2019年推出一款四驱电动物流车。该车型将会在丹东和鄂尔多斯基地生产,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甚至拥有“大型央企”作为合作伙伴。时至今日,不论华泰的新产品还是曙光股份的轮毂电机,仍旧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对此尴尬的结果,张秀根解释为“公司目前仅是现金流紧张”。
涉嫌销量数据注水,是否故伎重演?
在华泰汽车生产基地几乎完全停产的状态之下,以新能源车为主的天津生产基地生产的圣达菲EV在2018年还达到了16370辆的销量,甚至2019年1月和2月还完成了2048辆的销售。工厂停产状态下,还能“造出”车,确实让人心生疑问。
销量数据造假,华泰是有前科的。早在2010年,华泰汽车向中汽协上报的销量数据是81435辆,同比净增30560辆。但是,2010年华泰汽车全年的实际上牌数量是15950辆,仅比2009年增加了1280辆。因为严重虚报,2011年,中汽协曾一度在《产销快讯》当中将华泰汽车的销量显示为0。
另外,据工信部网站在2019年4月9日发布的《关于2018年度国内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当中显示,2018年华泰汽车子公司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的产量为2148辆,2017年为11147辆。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所有取得工信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准入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乘用车企业都需要上报数据,进行油耗积分核算,而在公示的名单内,却并没有鄂尔多斯华泰和天津华泰。这意味着,华泰汽车在2018年的产量可能仅有2148辆。
进入2019年之后,不论进口、合资还是自主汽车企业的销量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下降,汽车厂商此时想要站稳脚跟,除了不断研发符合市场的车型产品之外,还要在销售渠道、售后服务质量等方面不遗余力。
张秀根创立华泰汽车,早于很多自主汽车企业,曾经凭借圣达菲、特拉卡等车型站在了自主汽车企业的头部阵营,而现在却可谓四面楚歌,欠薪、员工流失、工厂停产,张秀根的汽车梦,是不是即将破碎?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华泰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