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贵人鸟现在已经跌落“神坛”,截至6月3日,这个曾经的国产巨头如今市值仅剩不到35亿元,和巅峰时期的400亿元形成巨大的落差,市值缩水365亿元下跌近91%。
14个省级区域设立分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除了销售渠道调整的问题,报告期内,贵人鸟公司主营运动鞋服行业毛利率同比减少6.58%,各主要品牌的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资料显示,贵人鸟公司主营运动鞋服行业包括母公司生产制造的以“贵人鸟”品牌为主的运动鞋服、子公司名鞋库批发、零售的运动鞋服以及原子公司杰之行批发、零售的运动鞋服。
具体来看,贵人鸟品牌体系、名鞋库与杰之行在2018年的营收与毛利率分别为10.55亿元,3.95亿元和11.1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0.6%、12.57%和26.22%,而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31%、2.89%和2.11%。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贵人鸟表示,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从部分经销商处购回2018年款贵人鸟品牌产品,导致毛利率较高的贵人鸟自主品牌当年度销售收入下降。同时,公司原材料成本上涨,自主品牌产品产量的下降,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资产成本上升,单位产品毛利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贵人鸟在回复上交所关于2018年财报问询时还指出,为锁定销售渠道资源,降低经销商模式依赖风险,扩大直营业务收入规模,公司决定出资收购部分经销商的渠道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在14个省级区域设立分公司,并与上述区域经销商签订协议,从上述区域经销商处购买市场销售渠道资源(含网络、店铺或商场实体等联营渠道及区域分销渠道等),不含税交易价格共计1.28亿元。
对于转型原因,贵人鸟指出,传统贵人鸟品牌业务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贵人鸟品牌产品的销售模式以向经销商批发销售为主。另外,从经销商处购买渠道资源,能帮助公司有效、快速锁定和整合渠道资源,帮助公司快速扩大直营销售收入,具有商业合理性。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此前贵人鸟的销售严重依赖经销商模式,由于全国仅4家公司直营的贵人鸟品牌店铺,批发销售收入常年占单一贵人鸟品牌销售收入98%以上。2015年度—2017年度,贵人鸟品牌的批发销售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99.96%、82.93%、55.23%。
此外,除了行业环境和能力差距之外,贵人鸟全力发展主业的另一大障碍是紧张的现金流。年报显示,受宏观金融环境影响,2018年贵人鸟全年累计净偿还近18亿元债务,是2017年净利润的11.46倍,导致期末总资产规模减少37.32%。
但是,截止到2018年末,贵人鸟账面还有短期借款6.99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13.41亿,合计占总资产比例为42.91%。
多笔债务导致2018年贵人鸟流动比率降至0.77,资产负债率增长至67.81%,由于业绩出现亏损,利息保障倍数为-1.73,长短期偿债能力同时下降。
对于贵人鸟未来的发展趋势,鞋服行业分析师程伟雄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不少国货品牌也都遭遇过困难,但有的通过转型和新产品走出了困境。虽然以李宁、安踏为首的运动品牌先人一步,但这不代表“后进生”贵人鸟没有机会。就大环境来看,它依然可以“置死地而后生”,关键是看如何回归主业,拿出好的作品,展示自身的突出风格。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张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贵人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