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值争议不断
高分红吸引投资者
不过,和贵州茅台一样,一旦股价进入阶段性高位之后,围绕海天味业的高估值的争议也日益强烈。
有投资者指出,以2018年业绩计算,海天味业的静态市盈率已经高达60倍左右,而同样是食品消费板块的伊利股份市盈率仅有30倍,巴菲特始终持有的可口可乐,静态市盈率也仅有33倍。在一家知名的投资社区平台中,有关“60倍市盈率的海天味业贵不贵”的话题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热议。
从争议的焦点看,不少投资者认为,海天味业目前接近30%的ROE水平不可持续,尽管公司享有提交权等护城河优势,但这样的理由并不足以支撑持续的高估值,百元的股价实际上已经透支了海天味业未来的利润。而机构控盘的特点,虽然是海天味业持续高价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未来造成股价崩盘的主要推动力。甚至有投资者喊出,“中国高端白酒只有茅台一家,但做酱油的却不只是海天”。
相应的,多数看好海天味业持续估值的机构投资者则认为,公司优秀的业绩出色,现金流净额常年高于净利润,同时分红比例常年在60%以上。对于长期资金而言,成长性突出的海天味业,也是支撑其高估值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8年,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7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净利润为4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今年第一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5%;净利润为14.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1%。
此外,海天味业2018年年报中也显示,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短期也不存在太大的债务风险。数据显示,2018年,海天资产负债率为31%,但无任何借款,全部为经营性负债。此外,海天没有任何应收款项,账面上经营现金流高达208亿,货币资金高达94.6亿。难怪有投资者感叹,在这份逆天的财务数据中,“海天味业穷的只剩下钱了”。
高管减持不断
投资警惕估值杀
尽管海天味业的业绩突出,并持续受到机构及场内资金的青睐,但是今年以来,海天味业的高层不断减持的信号,和市场普遍的唱多声音背道而驰。
公开资料显示,从今年4月开始,海天味业就接连发布4次重要股东减持公告,公司董事叶燕桥、陈军阳、张欣、陈柏林等先后减持海天味业股票,合计减持不高于200万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几位管理层人士减持理由均为“个人资金需要”。
除了正常的股东减持之外,还有高管出现了因“家属误操作”而出现的被动减持。据了解,5月17日,海天味业发布公告,通报公司监事陈伯林因“家属误操作”,在减持公司股份套现1178.47万元的同时,误买入公司股票2000股,构成短线操作。
高管的一路套现,也让投资者对海天味业未来的表现产生了担忧。若股东巨额减持频繁,后续公司业绩出现明显的下滑态势,海天味业的投资者无疑将迎来一波强烈的估值杀。
有市场人士指出,当前中国餐饮市场的空间巨大,调味品市场规模仍有待拓展,公司无论在品牌还是渠道上,均存在长期的优势,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长期持有问题,不过短期高位价格下资金获利了结的意愿较强,加上大股东减持动作频繁,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等因素,均可能带来一定的估值调整,需要投资者注意。
来源:中国基金报 莫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天味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