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鸿献甩卖一心转债背后:一心堂现扩张后遗症,运营效率行业垫底
一心转债刚上市12天,一心堂控股股东、实控人阮鸿献就减持掉持有的9成可转换债券,外界再次见识其老辣的手法。
对于这种“逃跑式”减持,股吧里早已骂声一片,其实,外界对阮及公司的质疑并非首次。
上市以来,一心堂持续融资、不断并购,门店规模雄居全国药房企业之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效率已在4家上市药房企业中垫底。
“逃跑式”减持自家债券
阮鸿献减持自家可转换债券的手法,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4月19日,一心堂(002727.SZ)公开发行602.64万张、总额6.03亿元的可转换债券(债券简称:一心转债;债券代码:128067),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之前,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阮鸿献认购一心转债192.03万张,占发行总量的31.86%。
5月17日,一心转债上市发行首日,阮鸿献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60.26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0%。
22日和28日,又以同样的方式分别减持60.26万张,其持有比例仅剩1.86%。
此时,距离一心转债上市发行仅12天。
深交所的数据显示,5月17日、5月22日和5月28日,一心转债大宗交易成交价在101元至103.69元之间,如果考虑到资金成本和交易成本,阮鸿献密集减持基本无利可图。
5月26日,有投资者就此在互动平台上提出质疑,公司董秘回应:“如有达到披露要求的相关信息,公司会按要求进行披露”。
密集融资、大规模理财
阮鸿献带领一心堂在资本市场的突进,与其减持公司债券一样彪悍。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一心堂自2014年上市以来,其融资密度和融资总额均为上市连锁药房之最。
公司首发上市时即募资7.94亿元。次年即启动新一轮总额7.82亿元的定增,用于直营连锁网络建设、“互联网+”商业模式升级改造和补充流动资金,年末募资金额增加至21.1亿元,定增终以终止收场。
2017年1月,公司重启定增拟募资15.2亿元,主要用于中药饮片扩能、门店建设及改造、信息化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当年12月,定增虽获实施,但实际募资缩水至9亿元。
2018年5月,可转换债券融资被公司正式提出,计划募资所得用于中药饮片扩能和信息化建设两个项目,募资不超过7亿元。
斑马消费初步统计,公司从上市以来融资金额为22.97亿元。如果加上2016年发行的两笔中期票据合计8亿元,公司融资总额30.97亿元。
今年5月29日,公司公告申请发行中期票据4亿元、拟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12亿元,还向相关银行申请27.6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公司大规模融资的同时,委托理财的金额也在快速增加。
2015年至2018年,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金额分别为1.48亿元、1.50亿元、2亿元和10.59亿元,获得收益分别为810.07万元、279.71万元、200.09万元和2400.21万元,分别占比公司各年利润总额的2.08%、0.68%、0.37%和3.47%。
经营效率垫底
伴随大规模扩张,一心堂门店规模剧增,2018年末,门店数量达5758家,2019年一季度末,门店数量达6005家。
规模上一心堂已是国内连锁药房老大,但其经营效率远不如上市同行。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一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