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9日讯,新零售并不是某种新的零售业态的代名词,零售这门古老的生意一直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在改变。从街边的一溜儿店铺,到传统百货商场,再到专卖店,再到现代shopping mall;从街边菜铺,到菜市场,再到大型超市,零售一直在变化。
零售是一门生意,生意的本质是要获取利益。零售的本质是以合理的成本向消费者贩卖体验,赚取体验与成本之间的差价,即利益。零售贩卖的商品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体验的载体之一,影响消费者体验的载体包括:品牌、商品质量、价格、消费场所、服务,等等。这些体验的载体对于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态、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应当有不同的权重。
对于类似的零售业态,服务类似的消费者时,比拼的实际上就是贩卖体验与成本之间的差价,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佳的体验?能否维持体验的同时降低成本?能否成功贩卖更多的体验,而控制成本增长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来看,零售业态之间的竞争在于贩卖体验和控制成本这两个战场。
对于贩卖体验和控制成本,供应链都是毫无疑问的直接业务承载,因此零售行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的竞争。由于零售通常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最后一环,因此零售的供应链管理,不应仅是零售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更应是包含上游整体供应链在内的管理。
现在以“新零售”命名的零售变化,主要是来自于电商资本的推动,背后是科技、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电商的出现,在体验上提供了更多的商品、更低的价格、更便捷的服务、更详细的商品评论,因此颠覆了传统零售(电商产品低价的第一阶段原因是网络开店成本低,第二阶段原因是品牌商入驻带来供应链层级缩短,例如淘宝到天猫的发展)。
但现在电商之间同质化已经很明显,为消费者提供的体验创新越发有限,尽管不断有一些新的电商业态出现(例如,网易严选、拼多多),纯电商零售增速的放缓都是可以预料到的。以阿里、京东为首的电商,之所以推动新零售,其驱动力来自于解决同质化问题,是为了开拓新市场保持增长并获得“流量”,去线下寻找增量市场。
新零售的供应链管理,既要借鉴传统零售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实践,也要强调技术的创新,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预测、运筹学优化都是能够为新零售供应链创造巨大价值的技术手段。比如仓网布局的测算、安全库存水平的设置、企业主计划的优化生成、送货员的订单指派、运输线路的设计、车辆与需求的实时对接,都需要综合使用以上技术。
新零售的供应链主要包含4个类型的主体:零售商、经销商、物流服务商、品牌商/生产商。新零售供应链的目标是支持零售的本质,即,以合理的成本更好的贩卖体验。因此新零售供应链的要求是为目标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体验。新零售供应链的要求,根据企业的类型、模式、策略、行业而有所区别,不能要求各项都做到极致,也无法一概而论。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