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内容低俗,商业模式存疑
在内容监管趋严的趋势下,能否给出更具备想象力的商业空间,这是趣头条未来营收和股价能否突破的关键。
目前来看,趣头条平台上的内容仍被点名批评,难以撕掉内容低俗化标签。 5月15日,有媒体在《号称“看新闻能赚钱”,真相原来如此》的报道中,点名批评趣头条、淘头条、闪电盒子、小鸟看看、蚂蚁头条等多款“看新闻就能赚钱”的APP,很多不但没有新闻资质,而且APP上多是猎奇、八卦等垃圾信息。
事实上,这并非是趣头条第一次被官方点名批评。2018年11月29日,就已经有央视记者调查曝光趣头条以“刷新闻赚现金”的噱头鼓励用户进行阅读,而其平台大量传播各种低俗无下限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法律底线。
而在2018年12月29号,中国互联网协会就已经对趣头条进行约谈,并且要求趣头条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改,然而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在2018年9月,趣头条刚上市时,这种商业模式便遭到了质疑。趣头条从创立开始变打着资讯界“拼多多”的旗号,用户定位为以三线以下的城市为主,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收割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用户。
然而,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趣头条的净亏损分别为1086.2万元、9476万元、19.42亿元。
趣头条在财报中并没有解释亏损原因,但公司的运营开支由2017年的5.36亿元增加至2018年是45亿元。
“以‘看新闻能挣钱’为营销手段的app软件散播很多垃圾信息,搅乱了新闻阅读市场秩序。未来在内容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下,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趣头条受到监管的影响恐怕会更大。”经济学家宋清辉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张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趣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