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6日讯,近日,汾酒“开发酒”乱象遭曝光。《新京报》报道称,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汾酒集团”)出品的产品存在价格、产品信息混乱,销售商自家散酒灌进“开发酒”等现象。汾酒集团合作“开发商”交钱获商标授权,自定包装品名销售,质量、溯源信息不全致假酒乘虚混入。
4月22日,汾酒集团发布声明称,注意到相关报道,集团公司高层已经召开紧急会议,依据集团公司去年十月份开始的产品瘦身工作总体安排,针对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核查。对杏花村镇周边商铺存在的假冒侵权产品问题,请求汾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查处。
汾酒集团是A股上市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西汾酒”)的大股东,汾酒集团为国有独资公司,控股方是山西省国资委。2012年,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曾提出“200亿目标”,即2015年汾酒集团实现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可惜当年汾酒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1.84亿元,未达目标。之后,在2015年底,李秋喜又再提“200亿目标”:到“十三五”末,集团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分别超过200亿。
2017年2月,李秋喜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的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核心内容包括: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酒类)增长目标为30%、30%和20%,三年利润(酒类)增长目标为每年增长25%。如因自身原因完不成目标任务,李秋喜承诺将引咎辞职。
2019年是汾酒集团“三年目标责任书”的收官之年,备受关注的还有汾酒集团整体上市的进展。汾酒集团是以白酒生产销售为主,集贸易、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集团下属5个全资子公司、11个控股子公司、2个分公司和1个隶属单位;而山西汾酒是汾酒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为了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汾酒集团煞费苦心。
自2018年12月以来,山西汾酒频频发起关联交易。山西汾酒董秘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最近在进行的这些关联交易确有基于为整体上市做准备的考虑,但并未透露过多信息。
山西汾酒于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白酒第一股”。不过,山西汾酒与贵州茅台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了。2018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6.39亿元、352.04亿元,山西汾酒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82亿元、14.67亿元
截至4月30日收盘,贵州茅台市值12235.37亿元,山西汾酒市值497.26亿元。山西汾酒市值仅为贵州茅台的4.06%。
分析指出,在白酒行业增速放缓、汾酒全国化承压的背景下,山西汾酒的业绩高速增长则充满变数。据中国网财经报道,根据2018年年底山西汾酒公布的员工股权激励方案显示,山西汾酒将2021年的营收目标定在150亿元左右,这较2017年至少增长150%。在业内人士看来,山西汾酒首先要实现150亿的营收目标首先需要实现产品结构的高端化与市场布局的泛全国化,不过对于当久了区域性酒企的汾酒而言,全国化的形势并没有那么乐观。
今年3月,李秋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团目前已完成主业整体上市工作,将尽快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同时,三年经营目标将顺利完成。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邮件采访山西汾酒董秘办,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汾酒集团谋求集体上市路上 曝出“开发酒”贴牌乱象
近日媒体报道的汾酒“开发酒”乱象,让正在谋求集团上市的汾酒集团“头疼”。据《新京报》报道,在山西太原、汾阳等地,汾酒厂生产的股份酒,其市场批发和零售差价不大且稳定,而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除了价格,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开发酒是酒圈内行才懂的一种说法。就汾酒而言,股份酒是指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汾酒,这是汾酒老厂;而集团酒则是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子公司生产的酒水,它们由各个开发商自行设计包装品名销售,所以也称为“开发酒”。
上述问题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汾酒集团的注意。4月22日下午,汾酒集团发布声明称,依据集团公司去年10月开始的产品瘦身工作总体安排,针对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核查。对杏花村镇周边商铺存在的假冒侵权产品问题,请求汾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查处。集团公司将大力进行整治、整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据《华夏时报》报道,汾酒集团的经销、贴牌、开发条码泛滥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在大多白酒企业都在缩减条码之际,汾酒集团更是肆无忌惮地开发贴牌产品。据悉,贴牌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商标由酒厂授权,贴牌商自己运营,酒厂对产品质量问题负责。另外一种贴牌商只是打着酒厂的名义,酒厂只负责代加工产品,产品价格和质量问题,酒厂均不负责。业内认为,对于厂家来说,“贴牌”虽然可以在短时间放量,但这也存在价格较为混乱,一些贴牌价格甚至超过一线品牌。而且众多贴牌严重消耗了主品牌价值。长期以来,困扰名酒厂的一大问题就是产品太多。
“汾酒集团的开发模式,已成为白酒行业内的普遍现状。”白酒营销专家、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表示,开发、贴牌模式对酒厂贡献很大,放大了品牌的声音,扩大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稀释品牌含金量。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在今年1月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国企改革分论坛上,山西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高春毅称,作为首批试点企业,随着汾酒集团改革的持续深入,汾酒集团将在2019年年底通过整体上市的方式,实现集团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另据《华夏时报》报道,为了实现整体上市,汾酒集团不惜牺牲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带动拖后腿的非上市公司资产。近来,山西汾酒频频进行溢价收购关联资产,涉及金额3.24亿元,尤其是在3月5日更是溢价238%收购集团资产义泉涌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汾酒销售公司还在3月7日下达了管控窜货和市场乱价的现象。
业内认为,山西汾酒超高溢价收购大股东的资产,实为接盘侠,为大股东高位套现。事实上,这些被收购的资产都是汾酒集团早几年投资的资产,效益不佳,连年亏损,趁着山西汾酒盈利不错,高价卖给上市公司,名为解决同业竞争,实为甩掉包袱,让投资人接盘。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