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一轮的市场调整中,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讲,回归财务表现才是最有价值的。
在内房3月这一波业绩发布会中,远洋无疑是低调的一个。
2018年远洋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55%——这对于曾多次提到要聚焦主业,回归开发的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明来说无疑是值得欣慰的。由2017年的700亿到2018年的1000亿,说明向外喊出“3年内要挺进2000亿队伍”,不是一句空话。
问及2019年乃至更长远的销售预期,远洋集团相关高管回应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规模就是现实”。他坦诚,现在整个市场形势出现了变化,规模都起来了,“我们也要迎头赶上”。
因此远洋希望2-3年内可以达到2000亿元的销售规模,“在这一轮的市场调整中,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讲,回归财务表现才是最有价值的”。
答疑规模、财务之外,远洋集团相关高管也透露了与安邦合作的最新进展,他表示,双方首期针对安邦旗下境内存量不动产项目处置开展合作,目前已设立平台公司远洋邦邦,负责项目的处置及运营管理,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而对于过往占据一定精力的非住宅业务,包括物业、物流、投资物业、养老等,过去远洋将一部分的资产投入到多元化业务中,现在则更需要它们依靠自己独立发展,并同时辅助和反哺住宅开发业务。
今年目标1400亿,提高财务表现
事实上2020年实现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早在2018年初李明就对外透露过。因此透过财务报表,市场更希望对远洋的销售潜力有进一步的观感。
根据2018年全年业绩公告,远洋预期今年可售资源达2373亿元,同比升30%。按新旧资源划分,新增资源占比高达69%;存货资源占比达31%。2019年远洋可售资源比较充裕,全年销售目标是1400亿,可售资源将会维持在60-65%左右的去化率。
不过远洋希望给自己留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有一些项目需要适当保住利润,这两年不想片面的追求所谓的销售规模,现在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要回归财务表现。”
因此在追求相应江湖地位的同时,远洋也希望能有更好的财务表现。在今年2373亿元的可售资源中,住宅类产品占比达80%,以中小型、刚需快周转的适销产品为主,这样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的销售增长。
营运指标向前的同时,2018年远洋的营业收入及净利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分别为9.63%和30.14%。另外净借贷比率也较2017年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73%。
面对这些指标的变化,远洋集团表示正在进行调整“四步棋”,包括坚持聚焦开发主业的调整;对战略新业务实施轻资产化调整;住宅类产品往中小型、快周转的适销产品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的均衡性调整;这些调整短期内会带来一些指标变化。
可以看出,过去的几年中,远洋已经开始调整全国化布局,平衡风险。2019年远洋将继续在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成渝五大城市群积极布局,使之分布更加均衡,以及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有潜力的二线省会城市适度补充。
截止2018年12月31日,远洋集团已布局45个城市,总土地储备逾4000万平方米,加上已锁定的深圳旧改、一级开发等丰富的土地储备资源,总土储预计超过5000万平方米。
和安邦进展顺利,继续聚焦主业
2018年,远洋集团与安邦保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在战略投资业务、不动产业务、不动产金融业务、养老业务、保险业务等领域的深度战略合作。
在战略投资领域,双方将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在金融、保险、不动产、健康及文化产业等领域,共同开展包括股权及债券在内的投资业务合作。
截止2019年1月,双方首期针对安邦保险集团旗下中国境内存量不动产项目处置开展合作,目前已经设立平台公司远洋邦邦,负责安邦旗下中国境内全部存量不动产项目的处置及运营管理,并将采用远洋集团的品牌对外推广,远洋派驻人员已经陆续进入远洋邦邦开展工作,包括管理层及投资、人力、财务等专业领域,目前在管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而热点之外,新的一年,远洋赋予了旗下多元化业务更多的使命。过去一段时间中,远洋把一部分资产投入到不动产、养老等业务上。“这些业务未来将更讲求资产管理规模,它要适当的反哺,自己靠资产去做增量了”。
2018年,远洋通过搭建核心物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增强流动性。
在未来,远洋将逐渐深化对各业务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的探索,推动新业务与传统开发业务的协同发展。包括持有性物业、物业服务、养老产业、房地产金融等,以后的核心将是“轻资产化”,这项工作2019年也将继续。(文章转载自观点地产)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