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1.雷军的新零售和马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小米致敬的三家企业带来哪些模式升级?
3.雷军新零售的局限性和小米的改进策略?
日前,一纸取消新款手机发售的通知,让小米再次招来骂声一片。一些网友纷纷留言吐槽,“小米没有契约精神”,“饥饿营销套路重来”......为了平息米粉们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雷军选择在社交平台立下flag,“假如小米9首月供货不足百万台,大家不用催了,我就去工厂拧螺丝!”。
感谢互联网的存在,让“爽约”的潜在损失降到了最低。要知道,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十年前,“受伤”的可能不只是终端消费者,还有层级经销商、手机卖场和推销员。在那样一个“渠道为王”的年代,后者几乎决定着一个手机品牌全年的业绩了。就算创始人去拧螺丝,恐怕也很难让人接受。
更显尴尬的是,这种状况已不是头回出现。小米系列手机的诞生,似乎总与缺货挂钩。对于小米9的难产,雷军解释称是由于镜头和模组的生产良品率低所致,并且宣布新增比亚迪为代工厂。在这之前,小米的主要代工厂是富士康,除了小米,后者还为苹果、华为等品牌代工。
小米模式独特性无须赘述:“为发烧而生”、突出硬件的高跑分、MIUI系统……过去这些年,不断被网友拿出来说道。从创立至今,这家企业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第六大互联网公司(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与华为、OV、一加等同行,共同挑起国产手机的大梁。
但即便如此,小米在产能端的劣势还是十分突出,这与其行业地位并不相符。显然,消费者不总会为品牌商的缺货“买单”,即便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愿意躬下身到工厂车间拧螺丝。
众所周知,雷军对于小米的定位,不仅仅是卖手机这么简单,这家企业更大的雄心在于,将小米模式向外复制和输出,进而构建出一副小米“新零售”版图。雷军很早就将其称之为”铁人三项“,即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互为作用。但从手机新品今日窘境来看,小米新零售战略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
新零售的“冠名权”之争
过去数年,零售业转型势头凶猛,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几乎倾力进入线下。关于这一融合,公认的起点是2016年10月的杭州云栖大会。彼时马云首次提出“五新”概念,除了新零售,还包括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不过,要说迄今传播最广的、影响最深远的,还数新零售。
就在云栖大会同一天,雷军现身四川绵阳,参加同日开幕2016年四川电商发展峰会。与马云一样,他提到了零售业、电商以及中国制造业。
这之后的一次接受采访时,雷军向记者强调,自己才是新零售的首倡者,“我们的市场部考证了一下,好像全国第一个讲新零售的就是我。”不过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成立,因为单从演讲时间来看,雷军当天是明显晚于马云登台的。
不过讨论这些意义不大,一个公司抛出一个概念的时间先后,与引导这个概念形成一场巨大商业变革,是两回事。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人对于零售业所做的一致判断。
雷军在那场演讲中表示,中国制造的能力世界一流。但很多时候,偏偏做出来的东西不仅质量差,又十分昂贵。他认为,问题就出现在商品生产和流通效率低下上,而企业为了把东西卖出去,往往会花大量的钱用于市场、营销、渠道、店面、促销上面,“所以整个制造业和品牌厂商就拼命压缩成本,原材料成本,制造过程中能不能减少工序,努力把产品成本做到最低。”
这其中有诸多复杂原因。零售业本身细分领域众多,又深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市场盘子足够大,属于典型的“水大鱼大”。加上传统零售业劳动力密集,成本居高不下,而较长的商品供应链路,也使得上下游信息传导滞后。电商近些年的崛起,也使得前述问题进一步放大。零售业转型迫在眉睫。
而小米手机设计初衷,则是用“按制造成本价零售”。简单来说,即是尽可能多的砍去所有中间环节,从上游供应商直接供货到消费者手中,进而实现快速流通。
具体来说,雷军做了两件事:一是只做一款手机,聚焦产品线,将研发、库存和物流成本压缩到最低;二是利用互联网渠道,将传统市场、营销、渠道、店面等成本重构,转而基于口碑做营销。雷军表示,在刚开始三年里,小米的市场成本接近零,以及通过前店后厂模式,做一台卖一台。这显著提高了流通效率,不过也让他们因产能不足招致大量批评。
供应链管控的不足导致的缺货,还是问题的一方面。小米模式的更为严重的隐患,不仅在于从渠道成本上一昧强调的“去中间化”,还在手机硬件本身,过于的强调了“超性价比”,造成小米手机在核心品质方面的短板。这几年,小米手机在消费者那里普遍反应有信号断流、连接稳定、通话清晰度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相比华为有着明显的技术技术实力的不足。并在LTE-A、载波聚合、5G、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迭代方面,不具有华为持续领先市场的技术储备。
凡事相辅相成,或是此消彼长。为了性价比,必然在某些方面能省则省。这不仅造成小米利润的乏力,更让小米手机定位和品质感,在触达4000元以上中高端手机市场的努力,一再铩羽而归。
同时,超过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及销售策略,也导致小米一直在基础技术研发投入方面,以及销售预测备货、产品销售周期、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关键投入方面,显得不够“大气实力”。换作2015年前安卓市场普遍不够优秀的年代,小米依靠MIUI优化带来的体验差异化,或许能引领市场潮流。但在此后中国智能手机供应过剩的年代,华为在技术和渠道方面的巨大优势,开始以通讯技术、拍照、芯片、装配工艺、快充、品质稳定性等核心优势,逐步领先中国手机出货量。
不过小米还是靠上述模式,8年来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站稳脚跟。而雷军眼里的新零售,实质上也是对小米模式的延续,从手机向泛家居消费品领域全线切入。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