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寒冬中悄然而至,国内外的厂商们不得不一边抵御寒流,一边削尖了脑袋在即将到的洗牌大战中独占鳌头。
作为当年凭线上营销和“价格厚道”热极一时的小米,也加入了这场战局。
紧随小米9的发布,2月26日,小米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调整,距离上一次调整仅仅过去了8天,这也是小米上市半年来进行的第四次调整。雷军如此频繁地变阵,试图在制度上重塑小米,意味着什么?
下滑的国内市场
IDC数据显示,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1310万台,在华为、Vivo、OPPO后屈居第四,出货量同比下滑10.9%。而当季全球出货量3300万台,其中,小米的海外市场销售量高达1990万部,远超本土市场。接着,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销售额再次跌出新高,同比下滑35%,落后于苹果,跌落至第五。
销量趋弱,意味着小米在供应链上的议价权将会被削弱,当其他大厂都在自主研发手机核心部件、来抵抗强势的供应链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供应链丧失议价权,就意味着利润被吞噬,小米也就可能更没有实力去从事耗费巨大的技术研发,也就更加无法与供应商抗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全球手机市场出现颓势的大背景下,小米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其实早有端倪。2017-2018年,小米专注于发展印度市场的业务,一跃已成为2018年印度市场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28.9%的第一大手机厂商。印度市场更像是一种落后产能的对外输出,而国内市场与产品的研发创新,才是手机业最核心的斗法阵地。
任正非多次表示,华为将每年拿出营收的15%用于科研投入。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897亿元人民币,其中手机及手机麒麟芯片研发费用超过500亿,约为小米全年31.51亿元研发经费的17倍。当手机大厂们都奋力自主研发,摆脱苦不堪言的高通税、三星税,并在手机设计上推陈出新时,小米慢了一步。
原本在每年双十一稳居手机产品国内销量首位的小米,在2017年只有红米进入全年最畅销手机的第九名,2018年更是遭到了强势的挑战。根据各大网商数据显示,华为旗下的荣耀已全面超越小米手机,成为低端市场的TOP 1。
2018年12月,销量惨遭打击的小米终于回过神来。公布了上市以来第二次调整方案,首次明确了中国区的概念,将销售与服务改组为中国区,任命集团高级副总裁、原电视业务负责人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向CEO汇报;同时线上、线下销售业务分开,分别由新任命的中国区副总裁李名进、张剑慧负责,向王川汇报。
此时,5G之争的战鼓也即将敲响。
5G洗牌期
随着4G时代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厂商们开始把目光转向5G。率先抢占支持5G网络制式的产品首发,意味着在洗牌期抢占先机。
2月25日,在小米进行了第三次构架调整的一周后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小米与华为分别发布了自己的首款5G手机,小米MIX 3 5G版和华为Mate X。只不过,使用骁龙855,在原有机型上增加5G模块的小米,与使用自主研发芯片麒麟并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华为相比,还是有些高下立判。
但令人惊喜的是,小米的第一款5G手机,售价仅599欧元,近乎华为Mate X 2299欧元售价的四分之一。在三星的Galaxy S10 5G版的7400元定价、中国移动公布自己的首款5G手机售价约8000元左右之后,小米5G手机约4500人民币的售价算是保住了它性价比之王的宝座,价格厚道始终还是小米的底色。
只不过,小米的性价比,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或许不再是最大的卖点了。
共2 页 [1] [2]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搜索更多: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