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从数据上来看,第四季度无论是在线营销服务营收还是佣金营收都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相比较下,拼多多在西安营销服务营收的增长相对更快,而且,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在提高,占比为89.43%,而上两个季度这一数字则为88.19%、87.52%。相对应的,拼多多第四季度的佣金营收占比则从上季度的11.81%降至10.47%。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台活跃商户数量达360万,较2018年3月31日的约100万活跃商家增加260万。不断涌进的商家,不仅丰富了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品数量,而且让拼多多的广告费收得越来越多。
为了摆脱低质帽子 拼多多四季度研发投入增长9倍
过去一段时间,拼多多在市值上一度超过京东,但是从品牌认知上,京东的形象要远好于拼多多。上市之初,让拼多多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质疑声。虽然,上市之前关于拼多多平台售假的各种消息就不断,但是一旦登陆了资本市场,平台上商品的质量便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投资人对于平台商品真假质量问题更为看重。
为了摆脱低质的帽子,拼多多在上市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比如推出新品牌计划,扶持优质产能。财报数据透露,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品牌计划”已收到超过1300家工厂及企业递交申请。2019年,拼多多将重点扶持100家工厂,覆盖中国主要产业带;2020年,“新品牌计划”将拓展1000家合作厂商,覆盖平台所有商品类目。
同时,拼多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还引进国美电器、当当以及小米等诸多品牌。而为了吸引消费者,拼多多平台上的iPhone售价基本时全网最低。
除此之外,拼多多为了打击平台上的违规商家,提升平台运行效率,在技术是持续加大投资。数据显示,第四季度,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增加至5.252亿元,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901%。2018年全年,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11.161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764%。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18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披露,2018全年,通过大数据风控系统与人工巡检,拼多多下架的涉嫌违规商品数量是投诉数量的150倍,关停超过6万家涉嫌违规店铺,前置拦截超过3000万个商品链接。
转型的代价 四季度经营亏损超20亿
转型是痛苦,也是必须的。对于拼多多来说,上市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帮助自己挽回了声誉,也提升了平台用户的消费能力。财报显示,2018年,拼多多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达1126.9元,较2017年同期的576.9元接近翻倍;平台活跃买家年平均订单达26.56笔,较去年同期的17.55笔同比增长51%。
不过,在这些表面漂亮的数字背后,却是拼多多真金白银的投入。据了解,2018年,拼多多持续加大促销让利和补贴的力度。2018年第四季度,平台以促销补贴活动和品牌推广为主的销售费用为60.24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699%。2018年全年,平台销售费用为134.418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900%。
而在毛利率上,拼多多第四季度的成绩也降至74.8%。平台经营亏损更是高达26.409亿元,NON-GAAP亏损为21.129亿元,亏损占到全年的一半以上。2018年全年,拼多多含IPO一次性计算员工股权激励所产生的经营亏损为107.997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平台经营亏损为39.583亿元。
第四季度,由于有双11、双12以及平台三周年庆等原因,拼多多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如此大的亏损却还是远超外界的想象。相比较去年的盈利水平,拼多多第四季度也转亏,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8.959亿元(约合2.757亿美元)。
受此影响,拼多多在盘前的交易中,就大跌超过7%。截至美股周三收盘,拼多多股价报收于25.12美元,暴跌17.45%,市值也跌破300亿美元降至289.91亿美元。
不过,从投行的角度来看,还是对拼多多有着很大的期待。日前,瑞银就发布报告预测称,2021年,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将达6.28亿,与阿里巴巴集团2018年底的用户数持平;2023年,拼多多的用户年平均消费将达3823元。此外,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瑞信等在内的多家国际大行先后发布研报,并给出“买入”、“增持”的评级。其中,瑞银和摩根士丹利给出了37美元的目标价格。
不过,就像现在的阿里和京东一样,拼多多经历过高速增长期之后,必然会趋于平稳。到那时,拼多多在供应链、物流能否达到与阿里和京东的同一级别,才是最关键的。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拼多多CFO徐天指出,“商业变现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而是为用户和商家带来价值。去年我们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为用户带来更高的用户体验。总而言之,我们对拼多多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不会去采取过于激进的盈利模式,一但产品质量和用户基础都提升上来,自然变现进程就会加快。”
来源:TechWeb 文/小渔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