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只是口号?
传统超市业务难赚钱,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因此,各大连锁超市几乎都在尝试业态创新,以提升盈利能力。
卜蜂莲花也不例外,2015年开始,公司从传统超市向综合业态转型。
2015年,汕头的卜蜂中心开业,卜蜂莲花第一次有了大型超市之外的业态;2017年,西安的卜蜂中心开业,公司又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邻里便利店。2018年,又通过三种业态新开11家门店。
这些新业态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拉动效果立竿见影:2014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为16.8%,到了2017年、2018年,则增长到18%左右。
不过,4年时间,卜蜂莲花新业态的门店数量不到10家,其中绝大部分还是运营面积较小的便利店。
拓展新业态的速度太慢,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难免落到下风。
究其原因,不外乎钱和人两大方面。
卜蜂莲花的负债率常年维持在75%-80%,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公司正在进行的项目改造,如合肥购物中心等,占用大量资金,新业务的拓展不得不放缓。
而且,公司一边拥抱新零售,实际上另一边还是以传统大型超市为拓展主力。难道不知道,大型量贩超市的运营效率已经很低,行业潮流是关大店、开小店吗?
另一方面,高层动荡,影响了公司决策。
2012年谢国民退休卸任卜蜂莲花主席、谢吉人接任后,卜蜂莲花换了3任CEO;卜蜂莲花是为数不多的既有董事会主席又有执行董事长的港股上市公司;沃尔玛中国区原CEO陈耀昌空降而来担任副董事长多年,2018年初辞职离开。
卜蜂莲花到底听谁的?这是个问题。
来源:斑马消费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卜蜂莲花 |